7月22日,深交所宣布,CIMC车辆(301039.SZ/01839.HK)正式纳入港股通。
7月8日之前,CIMC正式登陆创业板,实现了A、h两地上市
经过十几个交易日的市场情绪消化,目前CIMC股价报12.41元,A、h股总市值约250亿元,仅相当于动态PE的20倍,在创业板成长股龙头企业中明显被低估。
CIMC作为半挂车、专用车全球龙头,此次登陆a股共募集资金17.58亿元,募集资金将投入“高端制造体系”建设,包括数字化转型及R&D项目、升级改造及新建灯塔工厂项目、新营销建设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首只注册制下H股回创业板的“样板间”,充当市场标杆作用
早在7月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适时运用RRR减仓等货币政策工具”,给市场一个新的信号,预期会进一步放松,向边际摆动,这对资本市场无疑是有利的。
国泰君安黄燕明表示,无风险利率将长期下行,而中短期风险平价将下行,风险偏好不变,因此未来整个a股市场估值将继续上行。
因此,创业板近期极强的行情叠加利好的货币水平下调,a股成长股有望走出持续行情,而创业板新股市场中具有长期成长性和代表性子赛道的个股可能有机会充分受益。
CIMC汽车回归A的道路一直备受资本市场关注,主要是因为公司具有成长属性和高质量稳定的双重特征,代表了传统制造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制造转型的“样板式”上市企业,引领时代潮流。
作为全球领先的半挂车企业,CIMC在该领域已经连续八年实现全球领先,其半挂车和专用车都是上百亿的业务。包括物流、冷链在内的新需求为其未来发展打开了增量空间,不少投资者将其归类为a股“祖茂”中的一员,被称为“半挂车的何苗苗”。
此外,CIMC车辆作为注册制下第一只回归创业板的h股,在整个港股a股市场发挥了标杆作用。无论是体现在市值规模还是维持估值溢价上。
。而且,随着今日中集车辆被正式纳入港股通,配置港股通的大批指数基金将自动配置公司,相信也将进一步增加中集车辆股票的流动性,港股将迎来新的机会。
据Wind数据,A股上市之后,中集车辆的(A+H)总市值,从135亿人民币(折合150亿港币)快速提升至约250亿人民币,净增了115亿;估值方面,发行A股后,中集车辆的PE(TTM)倍数大幅提升至20倍以上。
透过发行A股并成功登陆创业板,中集车辆受到了本土投资者的重视,对公司价值进行了相对更深入的挖掘。站在更长期角度,股东的多元化、跨市场所带来的股东结构改善亦能够充分体现出公司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这是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行久致远的重要因素之一。
A股“半挂车茅”:中国高端制造名片之一,集多重投资概念于一身
对于二次上市,中集车辆CEO兼总裁李贵平表示:“此次借力 A 股资本市场平台,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中集车辆将进一步打造‘高端制造体系’,抓住中国半挂车从第一代向第二代升级换代的机会,供给满足市场需求的颜值高、品质好、性价比高、更合规的产品,巩固公司领先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根据资料显示,根据《Global Trailer》2020年公布的全球半挂车生产企业按产量排名数据,中集车辆半挂车业务连续八年全球领先。除全球半挂车业务外,中集车辆的主要业务还包括中国专用车上装和冷藏厢式车厢体业务。
公司的半挂车产品覆盖了中国、北美、欧洲等主要市场区域及其他地区,并在中国、美国、英国及比利时拥有22家生产工厂,在美国、波兰、泰国、南非及澳大利亚拥有10家组装厂,且营销网络覆盖上述区域。
在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已经创历史新高的前提下,2021年一季度,中集车辆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达68.3%;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30.2%,并预计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45.1亿-162.0亿元,同比增长29.1%-44.1%。
基于此,在收入规模高基数之下,中集车辆依然能够交出靓丽成绩单,结合公司的行业地位,“茅”股成色十足,而且从当前公司发展来看,中集车辆具备高成长性。
首先,公司所处领域的天花板再次被打开,一方面产业链客观存在的升级转型诉求,第二代半挂车新国标的政策,“超载禁令”加速刺激了国内新一代半挂车市场需求量,另一方面基建投资增长,以及冷链物流需求叠加新冠疫苗打开专用车上装和冷链物流的二次增长空间。
而今年5月,中集车辆和陕汽集团共同投资的陕西中集正式投产,一期产能1.5万台,将大幅提升中集车辆专用车上装的市场供应能力。
同时,前瞻性的高端制造战略布局和迎合时代发展的销售策略,体现了公司管理层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
根据招股书披露中集车辆从2014年通过建立“灯塔工厂”努力推行行业生产方式革新。目前在境内外已建成12家半挂车灯塔工厂、6家专用车上装生产灯塔工厂,2家冷藏厢式车厢体生产灯塔工厂,并搭建了多个系列半挂车产品的“产品模块”。
据中信证券研报,灯塔工厂能使单车成本下降约 1000 元、人员需求减少 29%、人均产值增长 32%,能够大幅提升生产的效率,可以视为专用车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典范。
在销售端,2019年中集车辆主动优化了传统渠道管理的营销组织机构,开始逐步推广新营销新零售的实际运营。积极把握当前中国半挂车升级换代的机会,积极利用新营销和新零售扩大第二代半挂车的销量,提升产品的毛利率。
结合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互动分享直播平台、24小时线上客服等形式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交流,对客户需求实现精准定位和快速反应。
通过线上平台搭建和数字化工具的引入,中集车辆帮助消费者自主完成“产品筛选、比价、预订”的过程,引导消费者线上看车,线下试用,并同步引入零部件等车辆销售后市场,实现打通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新零售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能源转型时代的趋势下,中集车辆积极拥抱的态度,中集车辆除了拥有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这些投资概念之外,其正逐渐在中国乃至全球“碳中和、碳达峰”大趋势上积极地“发光放热”。
据悉,目前公司正在开发新一代智能冷藏厢式车厢体模块数字化升级项目,使用新能源冷藏车不仅能够保障货物在运输时的温度精准度,减少故障维修几率,大幅提高冷链运输质量,同时新能源冷藏车比普通冷藏车的保温车厢高一倍到两倍之间,且有很好的节电效果。展望未来,公司将有机会继续在自动驾驶、新能源半挂车等多个具备潜力赛道上取得突破,可拭目以待。
结尾
当前,市场行情拥抱成长股之际,那些极具代表性的行业成长龙头,因其一致性预期和高景气度而最终被市场赋予足够的估值溢价,这些优秀且确定性高的公司或会成为下一轮机构抱团的主流方向。
而中集车辆作为全球半挂车龙头,也是中国高端制造名片之一,在兼具“A+H”双融资平台优势下,公司未来的发展有望进一步扩大。在估值与业绩的双轮驱动下,中集车辆的价值属性将进一步提升。本次被纳入港股通之后,公司港股估值“天花板”将被突破,公司内生性成长力将继续释放,未来可期。
本文源自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