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手语翻译交流,手语翻译服务

这位75岁的新冠肺炎聋哑患者正在焦急地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在手机上与“南京来的手语老师”的视频对话。图片中的手语翻译告诉现场的医生:“她喉咙痛,吃不下很多东西,还有咳嗽症状。

这一幕发生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手语翻译是00后大学生陈欣。

陈欣,2001年出生,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大一学生,学习建筑工程技术。同时,他也是一名手语翻译。陈欣大二时参加了手语培训,并获得了中国手语翻译证书。疫情期间,身在南京的陈欣通过视频连线为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接受治疗的聋哑患者提供手语志愿服务。目前,老人病情有所好转,生命体征平稳。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官方Tik Tok“中国军事视觉网”发布后,陈欣用手语与老人交流的画面被记录下来,并获得了数万人的称赞。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陈欣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正在家中参加学校提供的网上课堂,并制作《手语防疫指南》视频,希望能帮助更多听障人士防控疫情。“我现在还在待命,有什么需要随时待命。”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记者,陈欣入校以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担任手语翻译,举办手语科普讲座,志愿担任手语医生。这一次,他用自己的特长支援武汉的行为值得称赞。

陈鑫和火神山听障患者交流

对话陈鑫

多次帮助火神山听障患者沟通,曾紧张到彻夜未眠

南都:你是怎么想到要为火神山听障患者提供手语服务的?

陈欣:2月11日在手语交流群看到火神山医护人员发布的手语翻译招聘信息,立即回复报名,并与对方取得联系。我了解到武汉火神山医院接诊了一位75岁的听力障碍妇女,医生和她沟通非常不方便。当天和医护人员约好第二天早上视频沟通。

那天晚上,我熬了一夜,我深感责任重大。一是担心第二天睡过头,错过约定的时间;二是担心患者夜间病情突然恶化,由于翻译不及时,耽误了医护人员的治疗。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在约定的时间给病房主任发了信息。今天下午,我和老人进行了视频连线。

南都:在视频里看到这位老人时,她的状态怎么样?都和她说了什么?

陈欣:我觉得她很善良,总是面带微笑,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祖母。她用手语向我描述了她的病情。她的情绪突然被激起,她甚至显得有点激动。可见她渴望得到治疗和帮助。

在和她交流的过程中,我忍不住哭了。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一个人住院,不能正常与人交流,一定很害怕。我完全能感受到那种心情。

除了翻译与她病情相关的内容,我还转达了医生对她的鼓励。我告诉她,全国人民在这次疫情中给予了武汉大力支持,并告诉她不要担心,一切都会好的。

南都:后来和她还有沟通吗?疫情期间还做了哪些工作?

陈欣:之后,我和她联系了两次,沟通了我的病情,传达了我的要求。上次和她沟通时,她的病情已经好转,生命体征稳定。

疫情期间,我还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南京江北新区残联合作,用手语录制了几段防疫视频,让更多的听力障碍者做好疫情防控,这项工作还在继续。

陈鑫在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做手语志愿者

>

高中考取中国手语翻译证书,曾多次提供志愿服务


南都:你为什么学习手语?学了多长时间?


陈鑫:我学习手语的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共两年。最初和手语结缘是在2017年,那时我读高二,认识了一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学姐。通过她,我认识了一些听障人士。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手语是一门很奇妙的语言,吸引着我探索究竟。


2018年春天,我报名参加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手语翻译员培训班”,并考取了中国手语翻译员(初级)证书。学习期间,我经常在放学之后乘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去南京特师和听障大学生学手语,几乎每周都会去三四次。


南都:学习手语期间,有没有什么令你特别难忘的事情?


陈鑫:一位和我一同参加培训的阿姨,曾经跟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有很感触。她告诉我,那时候她还年轻,在工厂上班,工厂里有一些听障工人。有一天她陪一位听障女工去看病,当时医院诊断女工“乳腺癌”,但她当时不会手语,那位听障女工又不识字,最后因为无法有效沟通,导致耽误了女工的病情。最后那位女工不幸去世了。


这位阿姨和我讲述时眼里一直噙着泪水,我听完后也湿润了眼睛。当即就立下志愿,这一辈子一定要为听障人士做好沟通的桥梁。


南都:近两年都做了哪些手语方面的工作?


陈鑫:我平时会去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做手语志愿者,帮助听障人士就诊。此外,还曾经担任一些会议、公益活动的手语翻译,参与各种手语相关活动。例如,参加南京市高校手语联盟翻译活动,担任中国残联残疾人大赛集训培训手语翻译等;还曾赴湖北荆门为当地义工做手语科普讲座、在武汉第一医院为手语医导队做讲座。



陈鑫在一次文艺汇演上做手语指挥

望更多人学习手语,梦想学成后做手语翻译教师


南都:你还在继续学习手语吗?


陈鑫:当然,手语翻译是一门大学问,并不是学会几千个手势语和一些手语常用语法,拿到合格证书,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手语翻译。手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总是鲜活的。手语翻译人员也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来变化自己的手语打法。我也还在继续学习,继续摸索。


我关注到,疫情期间,有一些听障人士被确诊,需要通过多方渠道才能联系到手语翻译服务。如果医院自身能够有提供手语服务的人员,或者社会上能够有更多手语翻译志愿者,情况就会好得多。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一起来学习手语,提供手语服务。



陈鑫在湖北荆门为当地义工做手语科普讲座

南都:大学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陈鑫:想去国外读研、读博,选择国际手语翻译专业或者特殊教育专业。学成之后,再回国做一名手语翻译专业的教师。


采写:南都记者 吴佳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