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互联网大赛ppt演讲稿 互联网大赛路演

  

  今年5月5日,时尚集团前总裁、《时尚芭莎》总编辑苏芒微博发文,为自己之前在“Inroll”上的言论道歉。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苏芒认为内卷化是一种竞争压力,来自欲望与惰性的落差。所有的压力都来自于强烈的欲望和强烈的惰性。但是,很多网友认为她对内卷化的理解是错误的,因为内卷化更多的是用来形容非理性和“自愿”的竞争。对此,苏芒表达了自己对内卷定义的误解并道歉。   

  

  不禁提醒人们,近年来,一些原本是为了表达对年轻人的赞美的短片,并没有得到年轻人的充分认可。一些“前浪”表示,他们有一颗理解和鼓励年轻人的心,但这种善良的心可能不会被“后浪”认可。问题可能在于两代人的代际差异,也就是我们要重新审视代沟这个话题。   

  

  代沟是指两代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生活态度、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代沟直接体现在话语模式的差异上,这在时空维度上有客观原因:在时间上,一代人有自己的生活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比如1950年后,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经历了各种浪费、物资短缺和发展困难。他们把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和团结热情内化为自己的个性特征。60后青年正好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主旋律,造就了这一代人独立务实的性格。   

  

  在空间上,70后生活在中国市场大潮和城市化稳定发展的时期,积极进取、自我实现成为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90后和00后,他们正在拥抱一个经济腾飞、知识媒体生存的数字世界。他们有大国崛起背景下的自信意识和数字世界的开放精神。同时,解构意识也成为这一代人话语模式中的独特元素。当然,时间和空间的二维因素并不是各自独立作用的,而是在交织和相互建构下产生复合效应,导致了代际之间深刻的概念差异,进而直接呈现出话语模式的差异。   

  

  如今的新生代年轻人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对网络思维和网络语言自然有很强的认同感,与互联网的紧密联系也能让他们与最新的流行语“没有时差”。在很多“前浪”眼里,没有相关的语境和解读,很难理解这些异质的语言风格。   

  

  另一方面,当“前浪”的眼睛急切地喊出“翻涌,后浪!”其实这是夹杂着他们的经历和对自己成长生活方式的总结。他们按照自己对“后浪”应该如何“汹涌”的期待,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与“后浪”对话。但这种对话往往因为彼此不够了解而显得有一种“违和感”,然后就变成了失去实际交流意义的自说自话。   

  

  所以代沟直接体现在话语形式上的决裂,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发现两代人只是按照自己的关怀方式“互相折磨”。那么,同一个屋檐下的两代人真的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吗?   

  

  必须承认,代沟是客观的社会事实,不是任何人的意志所能转移的。如何理性看待代沟的客观存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无论是“前浪”还是“后浪”,都不要指望消除代沟,但必须承认它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的人生旅途。其实“差异”并不等于“冲突”,差异本身恰恰展现了每一代人独特的人生历程和丰富的变化。当我们认清代沟,坦然接受,代际沟通才能更自然、更正常。   

  

  另外,既然历史发展本身就是造成代沟的原因,我们就需要感同身受,尽力去了解我们成长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很多时候,因为我们不愿意去尝试接近另一代人的生活史,所以两代人之间总有一道无形的墙。试着去了解对方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知道另一代人价值观和话语风格形成的原因,从而求同存异,最终为双方找到一条舒适安逸的沟通方式。   

  

  “前浪”有参考方向,“后浪”有新鲜动力。至于代沟,我们承认正是因为差异,世界才变得如此多姿多彩,所以没有必要坚持去填补代沟。通过增进理解,搭建更多沟通的桥梁,理解不同话语体系背后的概念差异,努力增加共情,可以避免“前浪”和“后浪”之间鸡和鸭说话的局面,给彼此更好的力量。   

  

  (作者系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   

  

  宗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