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小欢。
编辑|李春辉。
如果《震撼吧!国乐》的正片和先导片一样好,那么硬糖一定要炸掉。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民族音乐吸引。2016年的《百鸟朝凤》和2017年的《闪光少女》是很多人的国乐启蒙。此后,电视和视频网站也尝试做了很多泛民族音乐内容,推动了这种文化向大众渗透。
当然,更多的人是通过Tik Tok、西瓜视频、哔哩哔哩接触并爱上民族音乐的。得益于这些高质量的短内容,民族音乐文化的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道路问题”也日益凸显。
就像那两部国乐电影,像《百鸟朝凤》一样被传承,最终却变成了挽歌?还是《闪光少女》式的青春创新?琵琶大师方锦龙的成功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民族音乐要“活”起来,就必须“活”在当下。
今天(8月2日)西瓜视频《震撼吧!国乐》先导片上线,再次坚定了硬糖王的想法。
在先导片中,西瓜视频将西方乐器、赛博朋克、现代舞等元素带入与民族音乐文化的激情碰撞中,让人不愿意眨眼。硬糖王大大咧咧,总以为西瓜视频是我妈心爱的“下沉王”,不想跟中国青年报产生这么时髦爆的内容。
先导片上线后,在西瓜视频中引发热议,引起了年轻用户的关注。“太令人震惊了”和“这么好的艺术!出现了“应该传承”、“期待”等赞美。硬糖君这么心急的朋友,一直忙着催官方“快一点”“多一点”。
乐迷总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民族音乐的人,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民族音乐的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用内容“唤醒”后者,以新的形式传承下去,让新青年热爱它。大喊“嗨!听听年轻人的民族音乐”西瓜视频能行吗?西瓜为什么是视频?
#西瓜民族风格,却不土?
其实西瓜视频是国乐领域的“老玩家”,但对它的评论却有些两极化。
当各大平台都在挤着脑袋追求更年轻的用户时,那些沉默而庞大的互联网人群却被忽视甚至误解。这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也存在于西瓜视频中。
在国乐内容上,西瓜视频显然处于两个独立的舆论场。不熟悉的,觉得广场舞在这里无处不在。看了《震撼吧!国乐》先导片里老艺人在田间打唢呐的画面,误以为这是一条土气路线。大家都知道,看几秒钟真香。
尤其是当西瓜视频的核心用户相对成熟,不像年轻人那样热衷于在各种场合喊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往往会被贴上“过时”、“草根”的标签——很多网友之前从未涉足过,但早已认定“西瓜视频太土”。
但事实上,西瓜视频这几年已经上线了,比如《大叔小馆》 《华彩少年》等优质年轻内容,吸引了不少年轻用户和创作者。用户结构始终在流动,社区氛围越来越年轻化。
就民族音乐而言,西瓜视频在站内已经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创作者,如唢呐小南、晏子小仙子、下霞桃子、古筝浩俊、二胡韵脚等。这些视频博主不搞乡村表演,不搞农业民族音乐。他们的作品颇具创意和质感,深受各年龄段粉丝的追捧。
比如《震撼吧!国乐》先导片中出现的唢呐小南,就是西瓜视频中知名的独家创作者,粉丝超90万,始终走在推广民乐的第一线,从唢呐版《Stronger》助威奥运到挑战电神曲《售出》。
出”,难怪作为“后浪”出现在民间音乐中。
西瓜视频多元化的泛民族音乐内容生态也给出了“大众喜欢什么样的民族音乐作品”的答案:既不是擅长感官刺激的下里巴人,也不是高亢孤独的春雪。他们向往流行直爽背景下的时尚风格。简单来说,这几代人就是想听“不同的潮汐”。
得益于新潮的表达方式,《震撼吧!国乐》先导片一下子抓住了用户的耳朵,迅速引爆了话题传播,成功回暖了专题片市场。值得注意的是,西瓜视频这次并没有为国乐内容预设受众范围。在保证专业性的前提下,每一位用户都能以多元有趣的方式找到观看和解读民族音乐的视角。结合核心乐迷和路人听众的需求,弥合共同的审美断层,这一次就连我这样的蒙新都也能理解民族音乐。
rge/pgc-image/e0b13ffd48c542618d615bea47dd32e3' alt='西瓜视频,有本事就让我跪着追完《震撼吧!国乐》' />值得一提的是,《震撼吧!国乐》预告走红,也在于找到了最适合普罗大众的传播方式:让大众先接受国乐文化的“外壳”,再根据兴趣去追寻它们的“内里”――历史底蕴、创作手法、音乐价值等等。
不过,正片能否稳住现有水准,以惊喜创意让大众继续叫好,并扭转外界偏见呢?我们还得从先导片的种种细节里得到管窥。
# 年轻卖相,自信国风
年轻一代,是文化自信的一代,也是追求个性的一代。他们音乐消费的最大特征,是偏爱无边界的融合。《芒种》《少年》《桥边姑娘》等热门作品,便是借助现代化编曲,融合诗词、昆曲、古筝等元素,探索出的新国风音乐。
国乐自带优秀的叙事性和行腔,行腔里包含有丰富的变化,很适合进行跨圈的艺术碰撞。当唢呐遇上电音,节奏一出洗脑效果拉满,听完没人能够忍住不抖腿。
但国乐的创新也要面对“平衡性”的问题:努力大众化容易失去自身腔调,资深乐迷无法接受;而过度炫技、硬核则劝退路人,最终止步于圈内自嗨。夹在审美鄙视链里,一不小心就做得拧巴,导致两头不讨好。
在这种背景下,西瓜视频做《震撼吧!国乐》是创新,也是冒险。要把叙事手法、视听语言、主题设计都玩出新意,想想也知道不简单。那么,它究竟是如何调动观众观看热情的?值得我们逐帧解读。
整个先导片一气呵成,结构由五部曲构成,绚丽夺目的混切画面让用户置身神秘的音乐空间。赛博国乐绚丽夺目;中西合鸣剑拔弩张;唢呐对碰气势滂沱;新潮国粹时尚艳丽;唐宫夜宴古韵飘香。观众在高低错落的节奏里感受国乐的多变,当暗幕里的“震撼吧!国乐”五字浮现,伴随着一声锣响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转场、配乐、画面都很个性新潮,但真正让人拍案叫绝的,还是各种意想不到的混搭组合。先是艺术层面的。赛博朋克融合侗族大歌,流行音乐转接京剧唱腔,现代舞蹈遇见唐宫夜宴,统统称得上双厨狂喜。
其次是配置层面。陈梓童、太一、唢呐小南、林允等画风迥异的面孔,竟然放在同一系列作品里,观看体验相当新颖。陈梓童和太一两位音乐人,以创作风格前卫多变闻名,他俩来玩国乐指定过瘾。只是看了太一几秒赛博国风,很多人已经燃起来了。
一直以来,国乐的传播重担都压在某群、甚至某几个专业人士身上,普通群众通常只是凑凑热闹,并不真正参与创作和表达。但在《震撼吧!国乐》里,我们看到了林允、语荞等“新人”。用户跟随这些年轻体验者去感受,更能达到同情共感的效果。
当然,这则先导片可以收获如潮好评,也在于每个场景背后都有一条引人入胜的故事线。对话新国粹、解锁赛博国乐、民乐薪火相传、梦回千年盛唐、中西一较高下,涵盖了融合、创新、传承种种艺术精神,令观众欲罢不能。
至少从先导片来看,西瓜视频《震撼吧!国乐》在文化气质和潮流属性间颇有取舍智慧。它既不是廉价的大众消费品,也不是曲高和寡的小众奢侈品,恰恰是年轻群体痴迷的国潮“轻奢品”。
# 为什么是西瓜视频
不难看出,西瓜视频在国乐赛道频频落子,追求的从不是短期热度,而是长久的、持续的优质内容输出。
抛开这条水准极高的先导片,硬糖君原本就认为该平台在传播国乐文化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内容和社区可以形成良好的循环效应。
首先,西瓜视频坚持探索、精耕垂直内容,早已构建起庞杂的国乐内容池。在这里,用户可以搜索到大量泛国乐内容。经典的《国乐大典第三季》、专业的“国乐赏析”、高能的“国乐大师和乐团合作”……应有尽有。诸多国乐大师火在西瓜视频,方锦龙先生更是堪称“站宠”,一众精彩演奏视频集锦被反复观看。
同时,西瓜视频的国风创作者阵容可观,其产出的内容不断渗透至广大用户,无形中培养起潜在国乐迷。而在经历过好奇消费浪潮后,年轻人开始沉下心来对国乐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再吸收。不得不说,《震撼吧!国乐》来得正是时候。
总之,西瓜视频的国风内容消费已经达到足够体量,为这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传播土壤。因此,《震撼吧!国乐》并未大张旗鼓上线,也能迅速在站内传开,并顺着无数条传播链触达更多用户。
当然,追完预告就敢押注正片的观众,也是相信西瓜视频制作方面的态度和实力。同样的创新思路和叙事突破,其实广泛存在于平台的内容矩阵里。全面发力自制内容后,西瓜视频先后推出了《百万英雄》《侣行》《大叔小馆》《地标60年》等作品,都取得过不错成绩,引发过不同程度的讨论。
其中,西瓜视频、今日头条、吴晓波频道联合出品的国内首档经济地理片《地标70年》最受瞩目。实话说,经济内容比较专业,很容易拍得枯燥无聊。可这档微综艺巧妙地从陆家嘴、中关村等地标切入,找到了一个创新的“平民”视角,传播效果远超预期。
在西瓜视频这个巨大流量池里,任何内容都能依托完善的社区生态和传播系统,有序地进行着内外循环。可见,群众期待《震撼吧!国乐》是有理由的。
传统国风和现代元素碰撞的精彩之处,被高度浓缩至一分钟的先导片里。只要西瓜视频正常发挥,后面表现应该不差。据悉,《震撼吧!国乐》总共五期,首期将在8月6日正式上线,每周五准时更新。咱且瞧瞧,它是高开低走,还是节节攀升。
任何文化记忆都如同一座休眠火山,只要在新媒介形式里找到突破口,就有可能再次爆发。结缘中、短视频,或许正是国乐期待已久的契机。硬糖君现在最期待的是:节目走出的第一首爆款,将会是什么样的新国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