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前夕,移动内容平台趣头套和The Paper于10月23日发布了《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揭示了数百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偏好。报告显示,0.19%的老年人每天在趣头条APP上上网超过10个小时,中国有10多万老年人在手机网络上生活在极度孤独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手机网络上生活。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身边的“低头族”越来越多,他们边走边看手机,边吃边骑,甚至看手机还没来得及睡觉。玩手机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不断渗透到60岁以上的年龄段,手机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和娱乐工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4亿,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占比10.3%,99.2%使用手机上网。这意味着大约有9600万银发族活跃在cmnet中。而且,报告还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用户平均每天使用APP的时间长达64.8分钟,比40岁及以上用户多16.2分钟,高于所有用户的平均水平。可见,很多银影侠在移动互联网上投入的时间并不比年轻人少。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年用户“爱上”手机上网?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工作或选择独立生活,没有父母陪伴。老年人“空巢家庭”的比例越来越高,一年内很少有机会接近儿孙,现实生活中很难摆脱孤独。另一方面,老年人退出社会职业角色后,所关注的信息从社会回归家庭和个人生活,但对子女事务的参与度却呈指数级下降,个人价值无法在社会和家庭中展现,更容易陷入精神空虚。因此,他们倾向于用娱乐和情感内容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大数据显示,在100万老年用户中,超过1.2万老年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4000老年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8小时,1900人每天在单个APP上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在这些惊人的数据背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极度孤独,缺乏现实的寄托和社会联系。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从温饱到小康,老年人不仅需要吃好、穿暖、住好,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还需要快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对于老年人来说,在线APP中的信息、小视频、网络互动、激励奖励等功能,不仅可以打发时间,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还可以弥补他们生活中价值和情感的缺失,成为很多老年人的寄托。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毕竟,老人原本想要的不是面对冰冷的手机和互联网,而是与孩子交流,与晚辈进行愉快的谈心治疗,这才是最香的“心灵鸡汤”,也是晚年最好的精神慰藉。
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万爱千恩》这首歌是老年人搜索最多的歌曲。有这样一句歌词,“给父母打电话,更重要的是有人接听”。这首歌这么受老人欢迎,不难猜,老人也要叫孩子,能有人接吗!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孩子欲养而不亲。请放下手机,抽出时间,多陪陪家里的老人!他们陪着他们多说话,多走路,多看看,用言语打开老人的心扉,用行动传递亲情的温暖,让老人幸福健康地度过晚年。
来源:荆楚。
作者: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