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零售市场,销售渠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零售渠道,包括超市、母婴连锁、专卖店等。而销售场景主要集中在人们的货场;另一个是线上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大众电商平台、垂直电商平台、社交电商和KOL,以线上交易为主。
根据今年的618数据,零食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品类,也是基于成人零食消费观念的转变,延伸到母婴零食的品类。儿童零食作为快消品,不容小觑。
实现供给、消费双向增长
《2021儿童零食消费洞察报告》显示,近三年来,线上儿童零食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品牌、消费、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实现供给、消费双向增长.
如图所示,2018年7月至2021年5月,线上儿童零食品牌累计增长近3倍,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关注儿童零食,看到了儿童零食的市场空间。
但从传统的母婴渠道来看,儿童零食的占比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提升。从我们调研的数据来看,整个婴儿零食板块(包括婴幼儿)在门店品类中的占比还没有超过10%,有的门店甚至不到5%。
从单一品类来看,儿童零食属于快速移动品类,随机性较强。虽然它们是非刚需品类,但就消费者需求而言,它们实际上与刚需品类相当。
如上图所示,2019年至2021年,儿童零食市场消费呈增长趋势,儿童零食消费增速是整个零食市场的4倍,但消费占比仍不高,说明儿童零食市场仍有较大空间。
消费需求旺盛,网红品牌乘风而起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90后、00后消费者进入母婴市场后,整个母婴行业的品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零食物的类别中更为明显。消费者对儿童零食(包括婴幼儿)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营养配比、质量安全上,对面值包装、口味和产品设计也有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儿童零食品品牌不断创新,改变了以往的品牌定位和产品设计。与此同时,一批深受消费者青睐的网络名人品牌也在生成。给予品牌更能打动消费者的品牌故事和定位,于是一些品牌在网上名人迅速发展起来。
如上图所示,在网上迅速崛起的宝贝贪吃、比比妙、布克零、鹿蓝蓝等网络名人品牌,成功俘获了重视颜值和情感互动的新一代宝妈。
但在这些快速崛起的品牌中,不难发现,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俘获大量消费者的心智,不仅是因为面子和品牌故事的价值,更是因为打造大单品快速打开品牌影响力的营销策略。比如鹿蓝豆、宝宝馋年糕、多毛的乳酸菌果冻等等,都是以“一带多”的策略传播到市场上的。
相信未来3-5年,儿童零食市场将永远处于蓝海市场。毕竟零食的消费者不仅仅是宝宝,更是新一代的宝妈。
9月23-25日,由中童传媒主办,奶粉产业评论、母婴营养品评论、羊奶粉前瞻承办的2021中国婴童产业细分行业大会即将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