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雨过后,石家庄又放晴了。转眼间,2019年已经进入4月,“2019年已经进入三分之一”的消息已经悄悄传到了国际村。
一年又一年,许多故事在这里上演,在岁月的风中渐渐飘散!你还记得石家庄以前的样子吗?与高楼多、大道宽的石家庄相比,当时的平房、小路也别有一番风味。
但有些事、有些人在兜兜转转中不见了!
石家庄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消失”了,于是在2019年4月初,我选择了和石家庄人交谈。
摄影李乐,请联系我授权转载。
壹。找不到小时候的仰望地标
邮政大楼
石家庄站邮政大楼原名“石家庄邮件枢纽换乘站”,而于1980年9月竣工交付使用,的一栋10层小楼,让石家庄人感觉像一座城市。
今年2月9日起,石家庄站邮政大楼开始拆除。
现在,从远处看,旧邮政大楼已经被拆除得面目全非,地上到处都是钢筋和碎砖.以前看不到热闹的场面。
老火车站
1987――2012年为目前石家庄老站服役时间。
这25年间,火车站见证了石家庄的飞速发展。这里曾经是石家庄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有些人从这里走向世界,有些人在这里回到了自己的根。
石家庄火车站建成于1987年,当时非常宏伟。虽然比不上北京等特大城市的车站,但在同级省会中也非常突出。
2012年12月21日,石家庄站南迁,新客运站全面开通,标志着石家庄进入“高铁”时代。南移后,位于强子路的老火车站,石家庄将被改造成石家庄铁路博物馆。
大石桥
建于1907年,至今已有112年历史。这座桥在1987年进行了修缮,并停止了使用。.石家庄俗称桥东、桥西
现在它静静地矗立在纪念碑的一侧,继续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大石桥经历并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是石家庄市重要的历史纪念建筑,已被列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道岔立交桥
1985年,北道岔立交桥,第一座双层立交桥在石家庄建成,是石家庄第一座大型公路立交桥工程。后来,它被改名为“和盛桥”。
2008年10月25日正式开始破拆!会迅速行动。虽然涉及28个单位和居民的搬迁任务只用了15天就完成了,但它留给我们的记忆永远不会褪色。
-image/1b9286b2ce8f40838f746068b2f86943' />图源:燕赵都市报
西郊动物园
在很多庄里长大的80后的相册里,这里曾是出现频率最多的“外景地”。门口的石狮子、哪吒喷泉、猴山、激流勇进、疯狂老鼠……
承载了太多80后的美好回忆。 2005年6月,随着新动物园的建成,西郊动物园正式闭门谢客。 2007年5月,改建为裕西公园重新开园。
人民商场
始建于1947年,
诞生于炮火硝烟中的人民商场,曾起到“调配物资融通资金,支持生产”的历史性作用,曾经是石家庄人逛街必去的地方,经历了数次的扩建改造,依然是石家庄十分知名的大型商超。
2003年更名为新百广场。 “人民商场”以新的姿态站上了舞台。
煤矿机械厂
1957年,煤矿机械厂从东北搬来石家庄,后来连门前的街都叫煤机街,门前的跃进路有 “工厂之路”之称 。
但是随着国企改革的步伐,它搬迁到了栾城。随后,60多年老国企“煤机厂”摇身一变成为了 “石家庄798”工业文化创意基地。
2018年2月9日, 随着一则限期搬出通知的出来,石煤机公司也终止了供水、供电、道路通行、停车等服务。
老建华百货
建华百货大楼,每一个石家庄人都不陌生,它曾是石家庄的地标式建筑, 始建立于1982年 ,距今已有37个年头。
来源:张俊明
2018年9月28日起,建华百货大楼旧址暂停营业 ,搬迁至东侧新装的周转楼继续营业!
图源:石家庄论坛
贰。寻不到的影院
人民影院
人民影院, 于1940年初, 在朝阳路南侧(今中山西路96号)修建,当时名为“石门剧场”,是当时市内唯一的电影放映场所。
1947年11月2日石门解放后,更名为“人民礼堂”。 1956年,“人民礼堂”又更名为“人民影院”。
2006年,人民影院改建为民间工艺博物馆。
霞光大戏院
石家庄曾经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在省会中山路上, 建于1986年。
如今的先天下和科技馆中间地块就是以前的霞光大戏院,旁边是利生食品店,很多老石家庄都对那里很熟悉。
2003年底,根据规划,运营17年的霞光大戏院被拆除。 2017年,新的霞光大戏院在塔南路落成,并更名为石家庄大剧院。
洞天影院
洞天影院于1984年10月1日正式营业,
成为省会首个地下影院。最辉煌的时候,冯小刚、葛优、陈佩斯、徐帆等大腕明星经常到洞天影院参加各自影片的首映式。
2003年影院关停,2013年7月正式拆除。 如今的洞天影院成为商业用地。
石家庄影院
石家庄影院是现在影乐宫的前身,早在80年代中后期,影院改造的潮流就已经兴起, 1990年石家庄影院改建成影乐宫,1993年6月开业
。影乐宫的兴建虽起步较晚,但仍是生而逢时,在当时全国仅有的几家多功能影城中也可以拿得出手。
2007年4月29日, 石家庄影乐宫与万达电影院线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影乐宫正式加盟万达院线。
一宫
第一工人文化宫,简称“一宫”,建于1956年, 建筑群包括文化活动楼、电影院、大礼堂、游泳池、旱冰场、篮球场等。
2001年11月,一宫被改建为人民广场和人民会堂。 一宫的辉煌只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东方红影院
东方红影院建成于1966-1976年间。后来改名为长安影院。 现在的长安影院也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和合大厦。但可惜,年代久远,照片也尚未找到!
叁。再难找到的老厂
石家庄市第一制药厂
从老制药厂走出的人都记得那句经典的宣传语:“造好药,为中国!”
1985年的石家庄第一制药厂, 曾是多少人的骄傲啊,从那里走出的人走路都带风。
图源:太行人家
国营华北机械厂
1970年5月,石家庄市红星机械厂正式建厂, 隶属于石家庄市机械局。1984年7月更名为国营华北机械厂,隶属于航空工业部。
1994年4月更名为中国航空工业石家庄飞机制造公司,简称“石飞”。
图源:太行人家
国营华北机械厂除了生产运输五型飞机的企业,当年还投入生产摩托车、太阳能集热器、野外帐篷等几十种产品。还成立了中国北方摩托车联合总公司。
图源:太行人家
华北制药厂
上世纪50年代,华药落户石家庄,这座城市的面貌自此发生巨变。华北制药是亚洲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厂,它的投产结束了我国青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时至今日,石家庄人看到药厂的大门还会感慨万千。
图源:太行人家
棉纺织厂
1950年, 随着石家庄开始合股筹建"公营石家庄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即棉纺六厂),棉纺织厂正式落户石家庄,这座城市的面貌自此发生巨变。
1953年4月,棉一破土兴建。棉二、棉三、棉四分别于1955年、1956年、1957年建成投产。在长安区和平中路北侧,棉一至棉四和第一印染厂自西向东连城一体。
(第一棉纺织厂的大门)
如今,各个厂区都搬迁了,只留下无尽的回忆,在每个失眠的夜无尽的想!
马胜利造纸厂
马胜利曾被称为全国最著名厂长。1984年,马胜利毛遂自荐承包石家庄造纸厂,率先在国有企业打破“铁饭碗、铁工资”制度,并推出改革“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使造纸厂迅速扭亏为盈。
它曾座落于桥东区和平东路与工人街交汇处,现如今这里早已高楼林立。
1995年,因企业效益滑波被上级免职。2014年2月6日,马胜利因病去世。
电视机厂
那时候的电视机只能收到很少的几个台,而且还不是每家每户都有,有时候信号不好还得用手攥着天线吗?还记得石家庄电视机厂吗?
2005年,石家庄电视机厂环宇牌电视机退出历史舞台。 但走在裕华路上依然可以看到两个大大的字――环宇。
肆。吃不到那些老牌子的店
中山路餐厅
过去的中山路餐厅,去那里吃一顿饭不亚于现在去一次希尔顿当年的中山路餐厅堪比五星级,去那里吃上一顿不亚于去一次世纪大饭店。
天府
在那个没有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的时代,天府酒店是90年代初石家庄最火的小吃店之一,5-8元吃饱、十几元吃好。馄饨还是小笼包?这里触动着八零后回忆的味蕾!
曾经坐落在目前图书大厦位置,是吃货们常常聚集的地方。
中华维力饮料
毫不夸张地说,许多石家庄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喝到的第一瓶可乐,肯定不是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而是维力饮料。
80年代中华维力曾与健力宝齐名,号称“北有维力 南有健力宝”。 是洛杉矶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的专用饮料之一, 被外媒惊呼为“东方魔水”。
很多老石家庄人呢一辈子都忘不了它的味道。
图源:太行人家
旭日升
1993年始,一个以供销社为家底、3000万元投资起家的旭日集团通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做成了一个销售额高达30亿元的饮料巨头。
2002年下半年,旭日升停止铺货。 曾一度风光无限的“旭日升”,日渐成了人们心中的一道“蓝色记忆”。
美味斋
美味斋,原名六味斋酱肉部,有酱猪肉,蒋肘花,酱猪蹄…是当年很多石家庄人的最爱。六味斋酱肉肉质精良,油光闪亮,香味浓郁,肉皮焦而不硬,绵而不粘,白肉肥而不腻,红肉瘦而不柴,食之久品余香。
图源:太行人家
伍 。再见,回不去的地名
五一街
如今福兴阁之所在,即为当时的五一街, 是石家庄市形成最早的一条街道之一。 五一街生来即繁华,在不长的街面上,诞生了数家石家庄第一。
第一家照相馆、第一家浴池、第一家戏院,还有在石家庄赫赫有名的老字号,有多少人还记得它?
民进街
紧临市中心最繁华的火车站东南一偶。与喧哗嘈杂的闹市相比,这里显得清静、古老。 在解放前,这条街道是被称为石家庄市“三区三街”之一。
居住在此的老人们都记得:1948年3月6日,在这个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城市,在这条小街上,二十六个居民聚集在一起,每人出资255斤小米,合作一起生产药棉和纱布。
南大街
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 南大街一带曾是自由市场,里面有卖自行车把套、钥匙扣等小玩意的。
这之后它曾寂寥了很长一点时间,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华集贸中心逐渐兴起,南大街才又成为商贾聚集的繁华商贸中心。
文化长廊
从喧嚣的高楼大厦中,走进这条古青色的石板路,满眼民国风情的建筑物承载着石家庄的历史记忆。
常常在这里散步的人,内心感受到的那种宁静和韵味是独一无二的...
休门街
休门村就像一个小城,被石家庄这个大城包围。
当时,休门村内的民宅和胡同融合了山西、山东、上海等南北方建筑风格,并且在胡同名字上也是如此,比如弄、里,这些都有南方胡同特点,你还记得吗?
永安街
现在的永安街东部一带旧称“南花园”,恐怕这个名字对现代人来讲是闻所未闻,但在旧时却相当于北京的天桥, 举凡说书、杂耍、沽衣等样样俱全。
电报局街
电报局街27号,是一座欧式风格建筑,它位于电报局街和正义街交叉口。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往昔电报局所在地,虽然只有两层却是当年的豪宅,当时是很时尚的。
桥东区
那时候,卫星地图上还能看到桥东区的影子。最喜欢的就是去北国超市,很多新鲜的玩意儿,进去之后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总想什么都看看。还有新华书店,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的电子设备,去新华书店买本心怡的书,就能开心好几天!
还有多少人对桥东区的酒店有印象?小时候的通妹可从来没想过自己能住酒店,总觉得是有钱人才能住的。
陆。我的母校不存在了
十五中
始建于1948年,去年,教育局公布消息,这所老牌中学将由现址整体搬迁至新校区, 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新校区,也于今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只有部分学生还在老校区学习。
河北师范大学
2009年4月8日,河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开工建设(位于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为配合新校区建设,河北师大逐步转手、移交原有旧校区。
2011年9月,新校区正式整体启用。 河北师范大学原址,河北师大东校区――这座蕴含着启蒙思想和人文气质的校园从此成为河北师大的历史。
石家庄经济学院
1996年,河北地质学院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2016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石家庄经济学院更名为河北地质大学。
十中、83中
十中、83中合并到十二中,退出了历史舞台。
五中
石家庄市第五中学,原石家庄铁路第一中学, 现为石家庄市第二中学西校区。
29中
现在叫石家庄第一职业中专。石家庄的许多学校名称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学校都由于种种原因消失了。从29-39中间的学校变化最大,有的改成职业学校了,有的与其他学校合并或被吞并了。
如33中不见了,30中并入了28中。
柒。在外婆家才能找到的风土习俗
磨菜刀
十几年前在老街小巷经常能听到“磨菜刀咯”的吆喝,高亢悠长的吆喝声成为了街道上独特的音符,也成为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修鞋
现在如果鞋子坏了,第一反应一定是再重新买一双新的。但是在老石家庄人的心里,鞋坏了就应该拿去补,补好了重新穿。
以前老街附近都会有几个补鞋摊,一把小椅子,把工具摆在地上就可以开始补鞋。以前鞋子坏了我妈就会拿去路边补,一双鞋子可以穿上好几年。
挽面
有一首俗谜:“四脚相碰,四目相向,一人咬牙根,一人在忍痛。”说的便是挽面。专为人挽面的阿姆用线将女人额前、鬓角的汗毛拔掉,修出弯弯的月牙眉。
裁缝
我外婆告诉我说,她们那个年代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找裁缝做新衣服,有一件新衣服可以高兴一年。到了我妈这代,几乎家家都有一台缝纫机,因为当时流行的嫁妆就是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和手表。
到了现在,买衣服越来越方便,甚至都不用出门就可以买衣服,很多门店也会提供改衣服的服务。人们已经不需要找裁缝,这一行也就这样慢慢没落,需要做衣服改衣服的人也不多了。
很多人都说,石家庄变了
是的,楼变高了、路变宽了、人变美了
还有人说,石家庄的韵味正在慢慢消失
但其实,当你真正走过一条小巷
路过一座古桥,就会发现
这里的石家庄,还是原来的样子
是最初我爱上的那个样子
关于石家庄那些消失的商场、饭店、街道
你有哪些记忆?
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