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如何在面试中成功找到工作?也许你可以试着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你的简历,以面试官为自己的用户进行一次“调研”。有了期待,你可以在面试过程中更加自信。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产品和用户的角度来解读简历和面试,所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最近我们在学校招聘的时候面试了很多新年的朋友,收到了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简历,在面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不专业的现象。
回想起刚毕业的时候还很年轻,就在十几家公司申请了简历。其实从学生到职场的过渡,从准备简历的那一刻就已经秘密开始了。
许多学生不知道的是很多面试官第一眼看完简历,就对候选人的过和不过有了6到7成决定,面试更多的是在验证内心第一印象对不对。所以简历真的很重要。看了很多简历,有了一些想法。
如果想做产品经理的同学,把面试官当成自己的用户,把简历当成自己的产品,把面试当成产品路演,我们的准备会更容易吗?
# 1.把面试官当用户,提前进行用户调研。
当使用面试官作为用户时,我们首先对面试官进行用户研究。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面试官会是谁,但是我们通常知道是哪个部门或者产品线。
我们可以通过领英、知乎、问答、脉脉等平台找到这个部门或者产品线的人。并从他们那里了解我们目标岗位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和团队氛围。
从侧面了解面试官的环境,以便有一些初步的估计。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尝试这部分。毕竟有必要和可能是未来同事的陌生人交流。
# 2.对面试官需求的深入分析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思考面试官的核心需求。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填写定语来思考。面试官的需求无非是招聘。但是招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分析。
首先,JD的岗位要求一定要认真对待。虽然字节跳动CEO张一鸣抱怨自己的JD要求不合理,但对于我们这些正在找工作的人来说,这些工作要求值得认真对待。例如,让我们看一下产品经理职位的介绍:
我们可以试着拆除这个JD。JD是岗位的需求,但不一定是面试官的需求。两者的关系更像是交集。有些面试官的评价体系会参考JD,有些则会有自己的风格偏好。因为没有办法知道每个面试官的喜好,那么我们就要面对JD。
最好的准备将使我们的成功率最大化。
JD中的工作介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工作是关于什么的。工作要求比较专业,因为JD的大部分工作要求都是互相学习的。让我们大致翻译一下工作要求,看看JD的工作要求背后,面试官的真实需求可能是什么。让我们以上面的JD为例。
我们深挖面试官背后的需求后,会更容易被针对。比如想想有没有类似的项目经验,比如有没有其他经验可以说明你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三。简历产品的功能设计
以简历为产品,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功能。根据竞品的调查结果,简历通常分为设计、个人简介、教育经历、实习经历、科研经历、爱好、自我评价等。
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研究结果来设计简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呈现出漂亮的外观,并且清楚地知道简历上的每个功能模块都解决了用户的哪些需求。
## 1\.个人简介
传达最简单直接的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地址和照片。让面试官快速了解你并联系你。
## 2\.教育经历
我们看到有些岗位会要求学历,教育经历主要可以给面试官查学历,部分原因是传递的内容有限,简单明了。如果学校有优秀奖项,可以加。如果有专业课和岗位要求匹配的,也可以写下来。
## 3\.实习经历
我们知道在学校招聘的时候,实习经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从面试官和岗位的需求来看,有经验的关键要求体现在实习经历部分。实习经历可以按照STAR原则写。
*情况:背景简介
*任务:介绍你的工作任务或目标。
*行动:介绍你的行动。
*结果:介绍实习的成果或收获。
其中,我们必须注意三点:
首先,对于实习经历来说,
一定要说明自己的贡献和成长,面试官需要了解的是你,他们想知道你在一个陌生环境中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完成任务,怎么和同事沟通,获得什么样的收获。其次,注意用清晰直观的数字说明,看过《乔布斯的魔力演讲》这本书的朋友都会有印象。书里有一章节叫:精心修饰的数据。乔布斯的发布会那么有感染力,这和他注重数字的表达是分不开的,数字代表着客观,会更让人信服。
最后,不要出现太专业的术语,或者注意在面试环节解释这些术语,这部分是不利于面试官理解你工作的。
## 4\. 科研经历
大部分同学的科研经历和产品经理要求的有经验是不沾边的,那么就可以重点说一下科研成果即可,如果很巧研究课题和互联网行业有相关,可以根据上述的STAR原则详细描述。
很少有面试官会盯着与岗位无关的科研经历问得很深入,一方面存在知识壁垒,另一方面也很难评估个人能力。
## 5\. 技能证书爱好
这部分就属于才艺展示环节,有特别的证书自然会加分,但不是决定因素。有一种现象是,没有实习的同学,在证书或者其他经历上非常丰富,也是会让面试官破格留下的。
# 四、对简历的产品原型进行验证
我们的原型验证就不需要找研发同事了,可以找一个同学进行一下模拟面试。
让这位同学去网上搜一些常规的产品经历面试题直接现场提问,最好是能把自己的模拟面试进行一次录音,模拟面试结束之后进行回放。自己感受一下自己的面试表达给别人传达信息的效果如何。
模拟面试环节,也许同学作为面试官,问不出太深刻的问题,但是对于基础问题,我们自己是能起到一个自查的作用的。
自查的注意点包括:
这几个自查的问题是我们实际面试的重灾区。现场面试经常会出现下面的状况:
* 自我介绍、项目介绍太长或者太短;
* 太紧张,说话不利索,加入非常多语气词;
* 畅所欲言了一通,却一点没踩到面试官考察的点。
比如有一次我们问一位同学:你觉得B端产品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应付好B端的场景?
这个问题很大也很开放,但是可以考察的点很多。可惜这位同学一直在表达的核心内容是:B端产品前景很好,互联网红利期过去。
# 五、产品上线,正式面向用户
产品上线也就是实际的面试环节了,面试官作为用户需要对简历产品进行验收了。我们需要进行一场产品路演,效果好的话就通过验收,拿到offer。效果不好的话,就失败错失了机会。
很有意思的是,这个环节我们也不是一味迁就面试官的,就像产品并不会一味迁就用户。比如面试官提出你的工资是低于市场平均薪水50%的,这种需求,我们必然无法满足。
现场面试的时候注意找到自己的节奏。在模拟面试的过程中,我们会准备到一些常规面试题,比如实习介绍、优劣势自我评价等等。但是实际面试的时候,一定会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
这时候需要快速地捕捉到面试官想要知道的是什么,他当前问题的考察点可能出现在哪里。如果没有捕捉到的话,也可以尝试反问一些问题,去获得更多的信息。
好的面试应该是平等对话,而不是一问一答。
最重要的是,功在平时,在努力实习,也在认真准备简历的过程。拿出一份没填满一页的简历,只靠面试现场逆转翻盘的情况是非常少的。
在现场面试的时候有一个策略可以和大家分享: 与他相关,让他喜欢
。能够和面试官聊他相关的事情,项目、行业等等都可以,并且表现出对面试官所在的领域热爱,绝对是能留下不错印象的。
# 六、对产品效果进行复盘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的简历和面试现场的失误。
## 1\. 没有突出自己的贡献
比如:把整个项目说得非常好,但是没有突出自己的贡献。这些同学会介绍自己部门是做什么的,日常工作运营状态如何,但是不能很清楚地说清自己在其中做的是什么。
## 2\. 介绍缺乏说服力
比如:自我评价踏实稳重,但是举出来的例子很难佐证自己的评价。或者在项目经历里把自己的贡献说的很大,但缺乏数据支撑自己的贡献。
## 3\. 没有提前了解对面公司
比如:问了一位同学B端产品和C端产品的区别,然后问他倾向于做B端的方向还是C端的方向。回答是C端,但是这是一家To B的企业。说实话,场面一度有点尴尬。
## 4\. 没有提前了解对应岗位
比如:问大概知道产品经理岗位是做什么的么?这个问题对于没有实习的同学确实有点难回答。但是答案也很容易搜到。
## 5\. 简历非常单薄
简历上的内容完全不能支撑两个人聊30分钟。面试官找到入口去挖掘候选人的优点,候选人也没有针对性地暴露出自己的优势。
## 6\. 一份简历投N家公司
不同公司面试官背景不同,岗位要求也不同。对于候选人的需求也不一样。没有一份简历是可以畅通无阻的,这也是我刚毕业找工作犯的错误。
# 七、最后
其实说了很多,用工作常用的一个概念可以总结,就是VOC(Vocie of
Customer)。把面试官当用户,更多的站在用户的视角去思考简历这个产品,就能够自我发现如何准备简历和面试。
对于没有实习的同学也不要太担心,已经过去的时间没办法弥补,但至少让面试官看到你为这个岗位而付出的时间和努力。
你可以交出你自己做的项目,自己做的原型,也可以准备一份详细的竞品分析报告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努力证明。但真的不要毫无准备的上来和面试官说,我就是要做产品经理。
最后,希望大家秋招顺利,都能收获自己想要的offer!
## #专栏作家#
忙里偷贤,公众号:忙里偷贤,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B端产品,低代码玩家,工具类产品思考者。热爱分享,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