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鲤城区城市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确定了住房、交通、水环境、风貌品质、城市管理等6大类26项重点任务。为贯彻落实市委“城乡品质提升年”行动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根据《方案》,六大任务包括:改善生活质量、改善交通质量、改善水环境质量、改善风貌质量、改善管理质量,并启动建设一批试点示范项目。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完善历城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内涵,为全面建设历城高品质“名城、现代化城市”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历城区成立了全区城市建设质量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区住建局,将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工作通报制度,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街道办事处将按照“难、硬、重、新”的行动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进度,定期协调推进,解决突出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同时,荔城区将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前置条件,减少建设申请审批时间;加快推进规划选址、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等前期工作,加大征地拆迁、市政设施、水电接入、资金落实等推进力度。培育壮大城市建设融资平台,规划重点项目投融资路径和商业模式,形成可持续的规范运行机制。
今年,历城将如何提升城市的外在“面值”和内在“品质”?
2021年鲤城区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重点任务
1.生活质量的提高
老旧小区改造: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5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分期实施161个建成早、失控、市政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老旧社区改造项目,同步推进智慧安防社区建设。
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推动3个棚户区成片改造,包括繁华区、站前西区、兴贤路中段;推广安置房建设模式,启动4个新建安置房项目。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实施两个菜市场升级改造工程:鼓励规模小、设施旧、交易量低的农贸市场整体改造为小型便民超市。
房屋安全专项治理:建设房屋安全“一楼一档”;搭建房屋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建立房屋安全行业核查、“健康绿码”等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城市危房改造、标准化住房建设、工业厂房升级改造、历史“两违”处置等全区“四大工程”。
2.改善交通质量
道路:分步实施集聚城市畅通工程,加快江南新区一批重要主干道开通;年底前,1个配套道路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新开工3个“破路”项目,畅通辖区微循环。
公共停车设施:推动实施平水寺智慧停车管理综合体项目、泉州供销大厦立体停车场、温岭公交总站停车场、荔城宾馆停车楼等一批停车项目。年底前全区将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50余个。
慢制:推进多建
城市园林绿化:新建、改造、提升公园绿地5公顷、福道路5公里;完成5个“串珠公园”“口袋公园”建设;完成五个立体绿化建设。
城乡建筑特色:推动江南新区新一轮城市设计工作,确保年内完成。
迷人的休闲空间:挖掘滨水区、湿地、古树名木、山地植被等独特资源。在江南新区,推进魅力空间建设。
城市夜景照明:实施城市路灯节能改造工程;清理霓虹灯、LED字屏等。在市区的主干道和次干道上。
历史保护利用:新公布一批历史建筑,完成陈光春故居等一批历史建筑修缮活化利用;完成两项古城街区综合整治提升工程。
5.管理质量改进
整治“两违”:包括占用耕地、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河道“两违”、科技控违等五大战役。
城市网格化管理:构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统一协调、统一指挥、高效监管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年底前,全区将建成1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
6.启动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新区(群)建设示范:以繁荣区改造为试点,优先安排新基建、民生工程、海绵城市、绿化开花等一批重大项目。
旧城更新示范:推动实施西街、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等两个街区更新改造示范模式。
华阳街区示范:推进中山路(大溪街-钟楼)绿化布置工程。
特色园林式道路示范:打造江南新区特色园林式道路。
城市主干道改造示范:启动江南大道主干道可视范围内路况、交通管理等一切因素的整合,推进道路。
平整度、井盖治理、路口微改造和辅道改造、交通绿波、街巷微循环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域示范:实施辖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启动八卦沟、霞洲引港、玉田渠整治工程等一批水环境整治项目。
城市精细化管理街区示范:启动中山中路城市管理精品示范街创建,围绕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分类、广告牌匾、车辆停放、秩序管理、道路交通设施管护、公共空间、立面整治、工地管理、绿化亮化等方面进行创建。(黄凯杰)
来源:鲤城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