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策划能力是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
如果一个产品经理在工作中不做产品规划,他就不能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产品经理。也许他实际上只是一个产品助理或者产品专员。他的上级负责产品规划,但他只负责实施。
产品规划报告是产品规划的输出。
写产品策划报告是一项“刚需、低频、高难度”的任务,而每年年底的时候,很多产品经理都会为这个任务感到头疼。
我们可以把产品规划报告看做一个产品,应用产品思维来写产品规划报告,这将有助于我们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把握要点。
用产品思维写产品策划报告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写?【价值】
2.谁是用户(读者)?【用户】
3.什么时候写?【场景】
4.用户(读者)关心什么?【需求】
5.如何写?【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以上问题分享如何写产品策划报告。
一、为什么要写?
1.上下对齐
《孙子兵法》提到“自上而下想要同样东西的人获胜”。通过产品规划,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分解为产品目标,并将产品目标分解为行动计划,起到连接作用,帮助团队达成共识,确保产品目标与公司战略一致;同时也可以指导产品团队成员工作。
2.左右对齐
做一个产品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包括研发;d、营销、运营、财务、HR等。通过产品规划报告,提前制定资源计划,得到合作部门的支持。
3.获取资源、预算
产品规划报告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帮助产品经理获得资源和预算。公司高管应该使用产品规划报告来决定产品是否已经通过项目,以及是否需要额外的资源。
2.读者是谁?
产品策划报告的读者可以分为上级,下级和协作部门的负责人.不同的读者对产品策划报告有不同的关注点,所以在撰写报告时,要根据读者的关注点调整重点。
1.上级
比如产品总监和高管,在看产品规划报告的时候,更关心这个产品为什么做出来,对公司有什么价值,做什么,做这个产品的成本和收益。
2.下级
例如,产品团队成员关心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具体的行动计划。
3.协作部门的负责人
比如研发总监;d、营销、运营、财务、HR在阅读产品策划报告时,可能更关注以下问题:
*这个产品和我有什么关系?
*您需要我的部门提供哪些资源和支持?
*这个产品对我有什么好处?你对我的关键绩效指标有贡献吗?
3.什么时候写?
产品规划报告有两种典型场景。
一是年底准备的年度产品规划报告,要突出对过去的总结和对下一年的展望和规划。
另一个是新产品规划,是在新产品成立的时候写的。这类报告要突出“为什么要做”和“做什么”。至于“怎么办”,也就是行动方案,如果是针对高管的话,那可就有点粗糙了。
4.读者关心什么内容?
在阅读产品规划报告时,读者会更加关注以下问题:
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这个产品。
我整理了一个内容点的框架(如下图),大家可以根据报告读者的关注点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
也可以参考文末产品策划报告的案例,加强对内容要点的理解。
5.如何写?
6.
1.产品规划应该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产品规划方法,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
接下来,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
*自上而下
该方法从公司战略到产品战略、从公司战略目标到产品目标、从产品目标到行动计划进行分解。
自上而下的优势是可以更好地与战略保持一致。
*自下而上
这种方式得到产品经理的认可。
别产品机会,自主申报产品项目。很多大公司都有“赛马机制”、黑客马拉松。谷歌允许员工花20%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自下而上诞生了很多产品创意,比如Google News、GMail、谷歌眼镜等。
自下而上的优点是可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让听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做出来的产品可能会更接地气。
* 上下结合
上下结合的方式就是领导给大方向,同时在这个大方向下给下属更多的发挥自由度。
以前我的公司就采用过这种方式。在移动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公司决定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鼓励员工申报移动互联网方向的产品项目,同时给这个方向的产品更多的资源倾斜。
2.如何用团队共创法写产品规划报告?
产品规划最好是跟产品团队成员用团队共创的方式一起做。
团队共创的成果吸收了众人的智慧,通常质量会更高。
而且,这样团队成员有参与感,会更认可、更拥护团队共创的成果。
具体怎么做呢?
精益画布适合用团队共创。
产品规划报告中的竞品分析、市场分析等模块也可以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完成。
3. 与立项报告、商业计划书、BRD有何区别?
立项报告、商业计划书、BRD这几个文档的目的也有“获取资源、预算”,也会涉及到产品规划相关的内容,但这几个文档的侧重点更偏向于“为什么做、做什么”。
而产品规划报告更偏向“怎么做”,如果没有其他报告的铺垫,产品规划报告也要说明“为什么做”、“做什么”。
总之,不用太纠结报告的名称。用产品思维写文档: 读者关心什么内容,你就写什么 。
4. 规划还是试错?
做一个创新型、不确定性高、规模不大的产品(比如做个小程序,开发周期不超过3个月),更需要快速且低成本地试错,而不是严密的规划。这样的产品适合用轻量级的规划方式,跟你的团队小伙伴们用团队共创的方式,一起用精益画布完成初步的产品规划,快速做出MVP、原型先去验证试错,然后用敏捷的方式快速迭代。
反之,如果做一个需求比较明确的产品、大规模的产品、迭代成本高的产品,比如小米造汽车,投入100亿以上,研发周期超过3年,硬件产品迭代成本很高,这样的产品就需要充分的调研、系统的规划、严密的论证。
5. 如何给读者更好的体验?
* 读者如果是高层领导,时间宝贵,不要包含太多细节,特别是执行层面的细节。
* 内容尽量直观、精炼,建议不要搞个大几十页洋洋洒洒的PPT,大家都很忙,没有耐心仔细看完。在报告内推荐用精益画布,一页纸可以描述整个产品的商业模式。
* 如果报告内容比较多,建议按照总分总结构,单独用一页PPT提炼一下要点,放在报告前面,让读者可以快速捕捉到核心要点。
* 产品规划报告的格式多为PPT,阅读体验更好,也适合宣讲展示。
6. 产品规划报告案例
下面分享3个产品规划报告的框架供你参考。文末还有一个产品规划报告的PPT,希望能帮你加强理解。
1. 某通讯公司的X产品规划报告的框架
2. 某电商软件公司的新产品规划报告的框架
3. 某大型软件公司的年度产品规划的框架
作者: 张在旺 资深咨询师、创投顾问、《有效竞品分析》作者;
近20年IT行业工作经验,致力于产品经理培养与产品方法论的传播,为100多家企业客户提供了培训与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