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写完爸爸之后,终于轮到我写我了。我等不及了。
2012年5月29日,我出生在上海。
这是我出生第三天的照片,我睡得正香。
我的父母是上班族。我的出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但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因为奶奶在我28天的时候被腿脚不好的爷爷叫回老家。
接下来,妈妈暂时要一个人照顾我。因为上班路途遥远,父亲每天晚上8点才到家。如果他加班,他会在10点以后回家。母亲的产假只有四个月,休完产假就要上班。当妈妈上班时,谁来照顾我成了一个问题。当妈妈别无选择,只能请奶奶照顾我的时候。
奶奶是一个忙碌的人。她家里有10英亩土地。她不得不帮助她叔叔,他在家里种了两个西红柿大棚。她还喂一些鸡、鸭、狗和鹅。她每天都很忙。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人。
按说,奶奶真的离不开,因为我舅舅家还有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小妹妹,还要给同样忙碌的爷爷洗衣做饭。你要知道自从爷爷娶了奶奶,所有的家务都要靠她。
但是奶奶在妈妈上班前几天说服爷爷来上海,在妈妈上班的时候照顾我。
时光飞逝。转眼我一岁了。这期间,我妈想了很久。奶奶家里东西太多,爷爷不在家。另外,我妈妈工作够了,决定辞掉工作,自己做点事。
所以我和父亲讨论了一下。他们一起辞职,和我奶奶一起回了老家。就这样,我也放弃了上海的生活,和父母奶奶一起回到了山东老家。
爸爸妈妈是高中同学,所以他们来自同一个县,所以他们不远。
我妈小时候住的村子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奇的。无论我去哪里,我都和妈妈在一起很开心。我记得和父母一起在村子的西北面爬山。秋天的风景非常美丽。
还有山楂可以摘,让我感觉特别兴奋。
当我们回到家乡时,已经是九月了,天气不是很冷。我们暂时住在舅舅家,那也是我妈小时候的家,当时舅舅一家都进城了。虽然这个家和我们以前的家不一样,但是有一个我很喜欢的院子,我每天都在院子里玩。
妈妈当时接了淘宝的订单做手工。有时候我忙的时候,我妈就送我去外婆家。爷爷奶奶跟着叔叔。
舅结婚后不久,就自己盖了房子住到舅舅弄西红柿大棚的地方了。两个月后的11月份,天气慢慢由凉转冷,爸爸和妈妈觉得要住在这里,需要烧炉子,住习惯楼房的爸爸妈妈,又觉得一切都很麻烦,回来之后也没怎么调整好,又准备要重返大上海,真搞不懂他们是怎么想的。
有一天,我们去县城大姨家玩的时候说起来准备回上海,大姨说,她们家三室一厅,一家三口人,平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班,白天都不在家,正好空出一间屋子,让我们去住。
刚开始,妈妈不想去,后来又决定去了。就这样,我又从舅舅家搬到大姨家住。我很喜欢是大姨家的沙发,晚上人多的时候,我就坐在沙发上,把袜子脱了,摘脚上的毛毛。
大姨家的阳台很大,冬天最喜欢在阳台上晒太阳。
大姨家附近有个小广场,也很好玩,天暖和的时候就和妈妈出去玩。正好姑姑家也住在这个小区,偶尔也去姑姑家玩玩。
妈妈觉得老是在大姨家住着也不是个长久之计,过了再回上海的犹豫期之后,就开始在县城看房子,要买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小房子。
有一天,妈妈和大姨出去看房子,最后定了一套很小的二手老房,因为妈妈的钱只够付这套房子的首付的,另外听妈妈说,上海的房子也需要付贷款,只能先将就一下了。妈妈还把我出生时候给我买的商业保险,还有她自己将近10年的保险都给退掉了。
2014年4月份,我们终于能够搬进自己的小窝里了。在这里,谢谢舅舅和大姨所提供的住处,我们一家也可以暂时稳定一下了。
爸爸妈妈装了两台电脑,主要还是做手工维持生活。我也快两岁了,有时候我自己就要占用一台电脑和一个座位,因为我也需要看看我喜欢的节目了。什么是我最喜欢看的,那个时候当然是巧虎了,巧虎太可爱了。
后来,爸爸妈妈在淘宝上接的手工订单越来越少,妈妈终于也能有更多的时间陪我一起玩,天天带我去小广场。我最喜欢的那个小广场和那个小广场上的秋千。下午等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妈妈也会带我去幼儿园玩玩滑梯和转椅,还有滚筒。
爸爸妈妈在夏天前弄回来不少多肉植物,都放到舅舅的西红柿大棚檐下,当时姥爷他们可看不上这些肉肉了。后来也不知道妈妈和姥姥姥爷怎么说的,他们居然同意爸爸妈妈弄大棚,就利用舅舅闲置的两个大棚其中的一个。
姥爷和姥姥为这大棚,没少操心,找人帮忙蒙薄膜,帮着上棉被,指导刨地,垒花圃。爸爸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就像着了魔一样,一个刨地垒花圃,一个种肉。还经常去人家大棚,也有些网上来的肉肉。
我很想和妈妈玩,但是妈妈太忙了,一天除了给我喂奶,都在大棚里忙活。那年整个冬天,让我想去大棚的唯一的原因就是馨予姐姐会和我一起去,我们俩就在棚里玩了整整一个冬天,冬天大棚很暖和。
这样不仅妈妈解放出来了,姥姥也不用陪着我玩了,只是吃饭的时候招呼我俩一声,吃完我们继续玩。
大人们都不知道我们一天到晚玩了些什么,其实我们就玩各种小游戏,还有盆盆罐罐,装满土,装满水,我们还会做各种土面膜,总之小孩子的开心,大人永远不懂。
漫长的冬天因为有了大棚,有了馨予姐姐,感觉一天都不长,不知不觉,春节过了。正当我还想和馨予姐姐玩的时候,三姨说馨予姐姐得上幼儿园了,其实馨予姐姐早该去了,只是大人觉得没必要上这么早,就熬过冬天暖和之后,直接上的中班的下半年。
馨予姐姐上学之后,就没有小朋友陪我在大棚里玩了,有时候就特别不想去大棚,还不如在家看看巧虎,或者去广场玩玩。
有几次,我就开始哭,边哭边说,我不想去大棚。可是不管我怎么哭闹,妈妈还是把我拉去大棚,因为他们得干活。
去了也就去了,到了大棚,我还是能自己玩或者跟姥姥玩的很好。
只是,我不会像和馨予姐姐玩的时候一样,一天基本不理会妈妈。我会经常去大棚里找妈妈,有时候也会闹着妈妈跟我玩,大多时候我都还会自己玩。
那时候就特别盼望周末,这样就可以和馨予姐姐一起玩了。
不知道是遗传的爸爸的基因,还是因为老得自己玩的缘故,我对剪纸、手工和乱涂乱画特别感兴趣。只要给我一把剪刀、一些纸和笔,我就能玩很久。妈妈买了成箱的A4白纸,用来打印淘宝订单的,我就随意拿这些纸来剪、图、画。反正,他们忙得很,一般不会管我。
这是我两岁左右的时候画得圈圈,还不错吧,有些口都能封好呢,就是妈妈拍得太暗,没拍好。
后来又陆续画了好多,时间久了,妈妈不好找了,随便发几张给你们看看,我们小孩子的世界是非常单纯和美好的。
后来,妈妈听说像我这么大(2岁半以上)的也可以送幼儿园托班,有一天就把我给送去了。我刚进去还可以,可是后来因为看不见妈妈就开始哭,哭了整整一天,等下午妈妈去接我的时候,眼睛都哭红肿了,小脸也皴了,妈妈心疼,就没再送我去。我照旧跟他们去大棚。
就这样,过了夏天,到秋天,我也三周岁多了,到了真正上幼儿园的年龄。由于对开春那一天在幼儿园的情景记忆犹新,我心想我才不想去幼儿园呢,幼儿园里没有妈妈,我想妈妈。
可是妈妈不顾我的情绪,还是在开学的时候把我送进了幼儿园。有几天早晨,我就死死地拽住椅子扶手,不肯走,但妈妈硬让爸爸把我给拖走了,我只能用撕心裂肺的哭来反抗。
上幼儿园的一个星期后,我感冒了。因为从小我就没吃过药,所有感冒发烧,包括幼儿急疹,都是在妈妈的陪伴下自愈的,每次生病,都趴在妈妈身上,妈妈抱着才好受。所以,这次生病后,妈妈让我休息了几天,直到感冒好。
可是,妈妈没想到的是,再次送我去幼儿园的时候,我的反抗变本加厉,除了哭,还有发疯似的告饶,妈妈见状也流泪,就又妥协了。姥姥也说现在太小,要不等小班下半年再去上。
后来过了春节之后,再送我幼儿园的时候,我的表现还是一样抗拒上幼儿园。另外加上妈妈还是有回上海的想法,只有不到半年时间了,距离2016年夏天回上海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妈妈想到时候要去了上海,还要还幼儿园,也需要适应,就没再让我继续上。就这样,通过我持续地和妈妈抗战,我的小班生涯,断断续续加起来,不超过1个月。
2016年5月份,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的大棚要从姥姥家搬到离我们20公里远的奶奶家。大棚搬到奶奶家之后,我就更不愿意去大棚,即使是去了,也老是跟在妈妈身后,妈妈干活也受影响。
7月份,大棚里肉肉休眠了,爸爸妈妈就带我回上海了。15年夏天的时候,就和爸爸妈妈回来过上海。上海,上海,老以为上海就在海上的,结果发现并没有水。
回顾一下,在我一岁多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回了山东老家,先是在舅舅家住了俩月,又在大姨家住了5个多月,然后又在县城新买的老房子里住了2年多,兜了一圈,最终又回到我出生的地方。
在我出生的短短的四年里,我就经历了5次搬家,用妈妈的话来说,简直是颠沛流离。我不知道这些经历对我以后会有什么影响,但是我感觉只要爸爸妈妈在一起,我就是快乐的。
现在,离开老家在上海呆了一年多了,也慢慢适应可幼儿园,老家对我来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但是我现在更喜欢上海多一点。我们小孩子,不管在哪里,都能找到开心的理由。
记得刚来上海的时候,一说要回老家,我就特别激动。去年十一前,因为爸爸要回家弄老家的棚,我和妈妈两个在上海,十一放假,妈妈问过要不要回老家,我不假思索地立马回答“好”。
妈妈说她自己开车拉着我,要是我在路上很听话,她就拉我走。我向她保证说没问题,因为我特别想回去和馨予姐姐玩。于是妈妈就给我买了零食和玩具,她在前面开车,我自己做后座,一会玩,一会坐,一会躺,还睡了一大觉,就这样妈妈独自开了600多公里,下午天还没黑我们就到家了。
不管长大以后能不能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的样子,但是老家肯定都会一直在我内心的最深处,不仅是爸爸妈妈的根,也是我的根。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在一个地方呆久了,重新去一个地方定居,刚开始会有各种不适应。真是不明白大人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这其中的原因和道理看来只有到我长大之后才明白。
现在爸爸妈妈在上海又租了一个大棚,说让我去看看,可是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对我来说,现在最开心的就是吃喝玩乐,我才不想去大棚了呢。
不过妈妈说要在大棚给小狗搭一个狗窝,那到时候我可得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