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负担不起股权质押的钱,那么股权很容易流失!
曾经最土豪的海航,没想到遇到了这样的状况,搞出了一个被动式的减持,说白了就是质押的股权被平仓了!
2月24日,渤海租赁晚间公告称,公司已收到控股股东HNA资本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NA资本”)的《通知函》。从第一次被动减持之日起至2月20日,HNA资本已被动减持公司股权1.03%。
2019年以来,HNA资本多次被动减持渤海租赁公司股份。1月26日起,渤海租赁预披露公告称,HNA资本可能继续被动减持公司股份。最近一次被动减持发生在2月11日至2月20日。
综合统计显示,1月21日~2月20日海航资本合计以3.6元均价减持6369万股,减持金额达到2.2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参与定增而来的股票,也有原先二级市场增持而来的。当初二级市场买来的可远不止3.6元/股哦。我们看看2018年以来的渤海租赁股价走势就知道了。
自本轮被动减持公司1.03%股权以来,HNA资本对渤海租赁的持股比例已降至33.51%。
HNA资本的被动减少源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引发的违约条款。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止2月2日,海航资本累计质押渤海租赁20.9亿股,累计质押数量占持股比例为99.6%,也就是说海航资本几乎是质押了所持渤海租赁的全部股权。海航的资金链有多么紧张!
据企业观察报报道,海航董事长陈峰透露“2018年以来,海航已卖出3000亿元资产,创造了一家企业一年处置资产的世界之最”,“后续还有千亿资产在出售路上”。
自2018年7月海航集团原董事长王健去世后,海航集团高管发生了变化,陈峰也是董事长。HNA的资产瘦身计划大踏步前进,其原则是坚决放弃偏离航空运输主业的业务。从酒店、房地产项目到金融机构股权,HNA已被一一剥离。
以渤海租赁为例。渤海租赁原名为渤海金融控股。自2015年4月起,在“打造以租赁行业为基础的多元化金融合作平台”的发展战略指引下,渤海涉足金融业务,先后收购了证券、银行、保险等多家公司的股权。
在“金控路线”的指引下,渤海租赁的资产负债率一路上升,截止2017年12月31日,渤海租赁资产负债率高达88.21%。
直到2018年7月,HNA董事长陈峰上任,情况才有所改变。渤海租赁决定重新聚焦航空租赁主业,开始全面减肥。
2018年10月25日,渤海金融控股宣布终止收购渤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股权,公司名称由“渤海金融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变更为“渤海租赁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9日,新三板上市公司闽江金租的收购报告书称,安徽交通控制集团拟以29.8187亿元的价格收购天津渤海持有的闽江金租35.8696%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安徽交控集团将成为万江融资租赁的第一大股东,这也意味着海航集团将失去一张融资租赁牌照。
2018年11月30日,渤海租赁宣布将其持有的1.07亿股天津银行股份转让给HNA资本全资子公司BL Capital。
2019年2月11日晚,小型券商联讯证券发布公告称,广东证监局核准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大股东资格,因原大股东HNA大规模减持,联讯证券正式变更国有企业股权。2009年以来,海航集团通过子公司美兰机场、大新华航空、渤海租赁持有联讯证券24.98%的股份。
金融业务逐步剥离后,渤海租赁负债率有所下降。
根据渤海租赁2018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渤海租赁资产负债率降至86.59%,预计到2018年底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将降至80%左右。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
负债总额2545.4亿元,较2017年末减少104.41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减少135.19亿元,较2017年末减少43.75%。
海航千亿债务瘦身仍在继续,不管是主动瘦身,还是类似这种质押被平仓的被动式瘦身,都是必须要进行的。
这表明陈峰HNA目前的整体负债率为59%。2019年有1000亿资产待处置,流动性逐步恢复。嘿!如果你知道今天,你为什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