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的南腔北调
文本|连续
不管网络或者其他媒体对中餐的负面评价有多少,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诞生于中国,在中国吃饭毕竟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在中国,好的食物不仅能满足你的嘴和胃,还能成为一种文化。不信的话,中国八大菜系各有特色。包括炒、炖、煮、炸.每道菜都有自己特定的做法和调料。北方菜以炖为主,棉花味软;南方菜系以油炸为主,精致细腻;这里不得不提到“川菜”。虽然它是一种南方美食,但它已经成为北方餐馆厨师经常烹饪的一道受欢迎的菜。
我的家乡在河北,离北京只有400英里,有“京西第一州”之称的豫州,在这个小镇上有很多特色小吃,比如罗洛、豆腐干、糖麻叶、凉粉.名菜是传统的八碗,主要是肉丸、蒸肉丸、桂圆肉丸和虎皮肉丸.做八个碗需要很长时间。每一项都需要耐心,所以对于八碗,我只是处于品尝美食的阶段。
在北京的几年里,我开始接触不同的地方美食。因为我爱吃,我开始怀疑他们的做法。太复杂的菜懒得想大,简单的菜自己摸索出来,做得很好。比如西红柿炒鸡蛋,我老家是以鸡蛋为主,西红柿为辅,做的和炒鸡蛋差不多。西红柿只是鸡蛋的配料,擦在鸡蛋里几乎看不到小红块。它们尝起来像西红柿,只有油性鸡蛋。南方的西红柿煎蛋是另一种方式。西红柿和鸡蛋的比例是一比一,甚至西红柿还要多,而且一定是浓郁的熟汤,这样炒出来的鸡蛋颜色漂亮,红色的汤里浸透了黄色的鸡蛋,让人眼前一亮,非常开胃!炒的时候不能放酱油。首先,放适量的盐。番茄汤煮开后,加入白糖。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放在嘴里是独特的酸甜味,让你百吃不厌!
大学毕业后,我和几个同学合租了一个房间,其中有一个贵州女孩,厨艺特别好。她是一个很好的厨师,所以我们喜欢她家乡正宗的“火锅”。火锅里煮的菜在不同的地方都差不多,区别在于底料不同。至今还记得贵州姑娘们做火锅底料的步骤,比如她从老家带来的切碎的西红柿、黄油、辣椒、辣椒(她说北京辣椒的辣味和老家太不一样了).所有食材放进去煮熟,云贵高原独特的辣味溢出整个房间。记得那年北京冬天经常下雪,我们几个女生在屋里吃火锅,如火如荼。有的甚至泪流满面,大汗淋漓,然后拿着纸巾吃饭,不忘嘲笑对方的尴尬.后来回到家乡,特意从超市买了即食麻辣火锅底料,但一开始并没有浓浓的辣味。
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我们经常煮简单的家乡菜给对方品尝,所以我们在烹饪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我们都炒辣椒。我的做法和贵州姑娘不一样,但是炒出来的味道基本一样。我的方法是:首先把辣椒和西红柿剁碎,放入油锅里翻炒,加入酱油、调味面和盐,差不多出锅的时候放入酱油。她的所作所为要麻烦得多。首先,她用刀背把辣椒拍平,划了几下辣椒,但整个辣椒不能“身心分离”。然后,她把西红柿切碎,把锅放在火上加热,把辣椒放在干锅里煸炒。(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因为辣椒很大,而且锅里没有油,所以相当于通过铁锅烤辣椒。)等辣椒软一些糊了,倒入一些油,把切碎的西红柿放进去翻炒.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在厨房里转着头,一边捂着嘴一边打喷嚏,虽然油烟机嗡嗡作响,但她一直在工作。在她炒辣椒端上桌的那一刻,我会自豪地说:“亲爱的,以后想吃炒辣椒,就按我的方法做吧,省时省力!”然后她撅着嘴说:“我还是觉得我做的是正宗的。你们北方人太会算计时间和效率了,这样做饭太粗心了!”我知道她需要我们的肯定,所以我笑着听她抱怨,然后她在厨房呆了很久,继续听她不停地打喷嚏。
我们经常一起去市场,看到一米长的大葱,她会尖叫,看到两个大拳头的土豆,她会捂住嘴瞪着眼睛说:“太可怕了!你这边的菜怎么会长这么大?"这时,我会怀疑地看着她,然后淡淡地说:“怎么了?这叫水土养一方粮!看,我们北方人吃这种菜,大家都比你高!”她转过身来,从头到脚看了看,好像刚遇到我似的,说:“有道理。我们是不是因为吃的食物太少而缺?”然后我们走到彼此眼中的美食摊。不管我们买土豆还是西红柿,她都会选择小一点的,她称之为:很容易煮!我偷偷笑:切小一点,做起来也一样容易!一大天赋砝码!(这好像占了菜贩的便宜).虽然我们在互相拍打和照顾,但也有想家的时候。她怀念奶奶给她做的“丝娃娃”和甜米酒,我怀念小时候奶奶给我做的“甜馍馍”,怀念夏天煮的清凉可口的绿豆汤.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静静地靠在阳台上,看着我们的家。
的方向出神。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两年,那是真正的生活,每天的柴米油盐,每天的热情烹饪;如今再想想,许多事情都淡忘了,但留在记忆里的味蕾始终都挥之不去!也许吧,烹饪曾是我们最热衷的事情,因此美食培养了我们最忠贞的友谊。只是那时的我们不会有这么深刻的体会。是的,地域的不同,造就了烹饪的南腔北调。在北京的那几年,喜欢上了许多各地小吃,例如东北延吉的冷面,四川的酸辣粉,杭州的小笼包,河南的炒猪肝……后来才发现,北京是一个“铁胃”,可以消化很多的南北名食,所以也就融合了来自各地打拼的人们。虽然各地的美食在这里的做法有时被改得面目全非,但它的初衷是好的,想让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尝到家乡的美味,用滋养他们嘴巴和胃的方式慰藉他们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