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都说过“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这两个词。真的有这两种不同的思维认知吗?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分享一下中信、 《投资理财红宝书》 .的新书作者龙洪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博士,有多年的投资管理经验。
《 投资理财红宝书 》
龙良柱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3月
对于这个问题,他是这么认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我们努力的方向和方式,即“你只能在你的认知范围内挣钱”。
所谓穷人的思维,不是穷人的思维,而是会让你变穷的思维;富人的思维不是富人的思维,而是能让你变富的思维。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感受到区别:
/ /对投资品和消耗品的认知
我们每天购买昂贵的物品,如房子、汽车和奢侈品。它们是消耗品还是投资产品?这取决于不同项目的属性。
比如汽车,我们买30万元的车,很快就会变成二手车,折旧率很快。所以,一个普通家庭购买的汽车是一个完整的消耗品。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一些奢侈品,例如,一般的名牌服装。过了季节就没人想穿了,更别说增值了。如果是具有收藏价值的限量版手表,那就是投资产品。
有人可能会说:很多富二代身边每天都有豪车,有衣服,但难道就没有有钱人在想吗?其实要看家庭财富。如果你能在一年内实现一个小目标,花这笔钱根本不算什么。如果按比例换算,相当于普通人用几万块钱买车,属于正常消费。
因此,关于如何花钱有两种思维模式:一是能少花钱就少花钱,省吃俭用;二是凭个人喜好,或者在乎别人的眼光。.
富人的思维是:先想想这笔费用是消费还是投资,然后再放心地花掉。
/ /对负债的认知
中国有句话,“借钱要有耐心,还钱要无情”,意思是你不愿意负债。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对债务的绝对厌恶可能会让你错过合理利用资本杠杆获取更大利益的机会。从个人角度来看,债务可以分为“好债”和“坏账”。
如果你因为提前消费而负债,只用来买消耗品,那就是“坏账”。
如果你借钱形成对你有利的资产,比如购买房产、土地等。或者上名校,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投资。这些债务相对来说是“好债务”,只要资产的预期回报超过借款成本。
当然,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如果一个人热衷于炒房,用有限的现金流从银行贷款购买房产,那么当房价下跌时,他可能背负着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债务,所以这种债务,即使是用于投资,也不可能是“好债”,需要量力而行。
/ /做正确且难的事
为什么这很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愿意做正确的事情,但在实践中,能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因为正确的事情几乎总是很难做到。
比如,学习投资理财技能,提高金融智能,是对的,也是难的。它要求你系统地学习经济学、金融学、商业分析等各个方面。门槛很高,学习周期很长。
这打消了大量想赚快钱的散户投资者的念头。这也是很多散户喜欢靠技术分析、打听内幕消息进行股票交易的原因——门槛很低,上午下午都可以操作。但这些方法没有时间积累效应,没有护城河,10年后你可能还在原地踏步。
对与难有一大特点:需要时间积累!做得越多,积累的优势越多,护城河越宽,别人越追不上你,你的投入产出比就会高。
穷人的思维是先做简单容易的事,停留在“这件事做得好不好”的层面。富人的思维是做正确的事,他们总想着的是“这件事做好了有没有价值”。
/ /复利思维
普通人对一些投资神话有特殊的感情。似乎那些一年创造几倍收入的人都可以算是投资神。
高回报是辉煌的,但几乎不可持续。去年的亏损是50%,明年的利润实际上是100%的盈亏平衡。你觉得难吗?
在投资理财中,最难的就是持续稳定的盈利。也就是牛市能赚钱,熊市也能赚钱或者亏钱少。
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股神,是因为他能连续几十年保持20%左右的利润。因为复利的存在,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所以穷人的思维想要短期高回报,大放异彩;富人的思维想要一条长长的水流,等待时间的玫瑰继续在复利植物上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