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单位针对“关于厦门保安推搡、呵斥市民提前进门”一事,发出通告。_
“你冷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能死。”
10月16日,沈阳一市民到社保服务中心上班。因为天气寒冷,他希望提前走出寒冷,被保安训斥,被迫外出。
据了解,保安部大楼物业人员、沈阳市社保服务中心已就此事道歉,并表示将认真整改。根据沈阳鸿图物业公司的回应,涉案保安已被开除。
现实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出门遇到恶劣天气,会就近找便利店、银行等服务场所躲避。一般来说,任何人性化的服务场所都不会拒绝其避免恶劣天气的要求,因为新来者不是来这里消费或做生意的。世界上的商业服务组织依然如此,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保中心就更不用说了。
据悉,当日沈阳气温为-4~6,伴有3~4级西风。虽然事发时社保中心还没有开始与外界办理业务,但“紧急且正确”。天气开启“冬季”模式时,市民期望提前进入楼内避寒,要求合理。对于公共职能机构的管理者来说,满足公民的需求并不需要太多额外的努力。
所涉单位表示,保安不是该单位直接雇用的,而是属于大楼物业人员,但这不是免除他们责任的理由。保安员既然是为社保中心服务的,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公共部门的形象,社保中心应该对他们的行为提出要求,并实施监督管理。无论如何,在社保中心的招牌下,这种漠视群众需求的现象不应该公开发生。
根据视频,保安说:“你的死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种冷漠的态度令人不寒而栗。这一事件之所以在舆论领域引起反响,在于涉事机构缺乏服务意识。同时也说明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一些公共部门“死守要点”的习惯并不满意。
虽然没有没有规则的方圆,任何机构都有工作时间表制度,但面对客户的迫切需求,公共部门也应该学会灵活变通。有些机构到最后一刻才开门,显然有条件满足更多人的需求,缓解更多人的困难,但又要让人等着挨着,工作态度难免让人失望。
去年12月,长春市民微博投诉“零下20摄氏度办理社保业务排长队”后,长春市社保局采取了“全员提前上班”的措施,确保办事群众跟风办事。这也说明,面对人民群众提出的问题,设置立法和改革是公共服务部门的正确态度。
在北京,市总工会推动的在街边餐馆建设户外劳动者暖心站的行动,也在积极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公共服务。在这些地方,包括外卖骑手、环卫工人在内的户外工作者,可以享受八大贴心服务,不再担心“吃、喝、休息、上厕所困难”。截至目前,北京已有近9000个户外工作者暖心站向社会开放。
实践证明,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并没有那么难,更容易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在天气普遍寒冷的情况下,公共部门的工作时间与市民在外等候之间的矛盾仍会出现。各地窗口单位也要提前谋划,不断完善管理细节,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以更加灵活的态度处理涉及群众需求的问题。
特约评论员|王钟
编辑|马小龙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