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婚姻和生意的关系,创业与出轨有关系吗

  

  壹心理主笔团 | 半斤半   

  

  出轨只有 0 次和无数次。's的话我们都很熟悉。但今天,恐怕我们不得不打破大家的认知。有的人出轨以后,可以回归到亲密关系当中。   

  

  这样的人很少,因为要求特别高:出轨者及被出轨者,在经历了事情后,都要反省、觉察、成长。.   

  

  而成长是一辈子的功课。   

  

  但是,如果有这样的人呢?   

  

  美剧《摩登情爱》里有这样一对情侣,因为其中一方出轨而分手。   

  

     

  

  多年后,他们长大了,又复合了。   

  

  亲密关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有人一起吃饭、分担生活费用或生孩子。   

  

  好的亲密关系会让我们了解自己,成长。   

  

  让我们看看童话里的这对夫妻是怎么做到的。   

  

     

  

  约书亚大师是个程序员。我在创业前的一次采访中认识了女主人艾玛。他对艾玛一见钟情,主动和艾玛聊天,甚至是为了   

  

  艾玛放弃了采访。   

  

     

  

  爱江山,更爱美。   

  

  以浪漫开始的爱情故事进行得非常顺利。乔舒亚和艾玛很快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朋友,感情指数呈几何级数分裂。   

  

  “当你遇到你的如意郎君或如意郎君时,你就会知道了。”   

  

     

  

  一看就知道你是我的唯一。   

  

  两个人交流的初始状态接近完美。他们很快就搬到了一起,相处得很愉快。把艾玛约书亚介绍给父母,公公遇到这个“上门女婿”一定会玩得很开心。   

  

  约书亚还准备了结婚戒指,等待向艾玛求婚的时机。   

  

  他们创造的美好回忆为他们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约书亚所说的“最初的推力”。   

  

     

  

  如果你想有一段好的关系,你应该打好坚实的基础。   

  

  当两个人的感情即将做出积极的结果时,事情发生了。   

  

  一天,艾玛像一个迷失的灵魂回到家,告诉约书亚她背叛了她。原来,艾玛是在酒吧遇到初恋的。她被初恋的美好回忆冲昏了头脑,选择和初恋一起卷床单。   

  

  中途,她突然醒了,穿好衣服跑了,回家向约书亚坦白了一切。   

  

  看到这个我很惊讶。   

  

  这个爱情故事有什么值得讲的?女主人不是婊子吗?   

  

  没想到,这些都是思考的伏笔。   

  

     

  

  首先,我想,我为什么要马上下判断,贱人。   

  

  我这个判断的背后其实是欺骗的假设:   

  

  *这世界上存在着“完美婚姻”   

  

  *出轨是因为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   

  

  当我意识到我心中有这两个假设时,我知道有一个问题:症状理论。[1]   

  

  “症状理论”的假设之一是这世界上存在着“完美婚姻”.   

  

  意思就是,认为自己找到“完美的人”,缔结“完美关系”,就能满足自己一切需要,并且远离诱惑。   

  

  不幸的是,历史打了我们的脸。   

  

  纵观婚姻的形成和发展,你会发现婚姻建立的目的是提供经济保障和维护社会稳定。   

  

  如今,很多人对婚姻给予了更多的期待,不仅仅是责任和义务,还有爱和自我实现。   

  

  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期望可以从社会、宗教和家庭中找到。   

  

  这很尴尬:   

  

  许多   

维度才能提供的养分,被集中压缩到婚姻中的另一半身上。

  

伴侣必须多功能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要建设家庭、照顾双亲、抚养子女亲,还要成为我们亲密的爱人、知心的朋友、魅力的情人、灵性的伙伴……

  

伴侣做不到,自己会心生怨气。

  

自己满足不了伴侣,又会备受打击。

  

不合理的期待,让双方备受折磨。

  

我的第二个假设,出轨是因为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不完全错。

  

很多情况下出轨是逃避一段不幸关系的选择,比如:肢体暴力、冷暴力、不履行抚养义务、性生活不和谐、婚内孤独等等。

  

  

可是,心理学家们发现了另一个我们想象不到的情况。

  

相当一部分出轨者身处在一段幸福的关系当中,他们确实深深地爱着的伴侣,但是还是会爱上别人。[2]

  

这对我们理解出轨提供了新的角度,即:

  

有的时候,不能粗暴地把过错推给伴侣。

  

出轨者要思考自己作为个体的爱与欲,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说回剧里的 Emma 。

  

有一类人,当关系趋于平稳的时候,反而会躁动起来。Emma 就是这一类。

  

她在关系中没有再学到新的事物,跟男朋友 Joshua 也变得越来越像,感到无聊了。

  

这就是自我扩张的需求没有获得满足。

  

自我扩张是一个基本动机。

  

  

自我扩张理论(Self-Expansion Theory)认为,人具有通过自我扩张的动机,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3]

  

打个比方,你从来不吃辣,你的伴侣来自四川。通过接触 ta 和四川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你渐渐开始无辣不欢,性格也变得直接爽快。

  

当伴侣带来的新鲜感变少,自己没有再“进步”的时候,有的人会跟 Emma 一样,想去找新的变化、新的刺激。

  

这就跑偏了。

  

Emma 的问题在于,她没有通过回归自我来解决身份焦虑,也没有尝试其他关系,比如朋友,来满足自我扩张的需要。

  

而是在亲密关系上死磕,把想象投射在旧情人身上,选择出轨。

  

饮鸩止渴。

  

Emma 迫切想要探索那个“未完成”的自己,去体验一种“生活在别处”的可能性:

  

“如果我选择另一个人,我今天的生活会不会不一样呢?”

  

  

得到的有恃无恐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Emma 最后的刹车,也是因为她醒悟过来。

  

自己想要的并不是一段新关系,也不是性,是接纳当下与继续成长,然而自己用了一个错误的方式去寻找。

  

不得不说,情欲之下能突然清醒的人太少了。醒后还能进行哲学思考的人,更少。

  

尽管在心理学上,这种积极的体验真实存在,我依然觉得太难了。

  

  

剧的最后, Emma 和 Joshua 重修于好。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这样的和好要求非常高。

  

> 1、出轨方没有隐瞒出轨,主动坦诚。

  

> 2、出轨方乞求原谅,知错,而且改了。

  

> 3、双方感情深厚。

  

> 4、同步的自我成长。

  

> 5、对待情感变得更成熟。

  

> 6、相信自己会被对方接纳和理解。

  

> 7、遵循自己内心的需求。

  

> 8、原谅。

  

> 9、达成一致。

  

  

爱才是真正的复活

  

果然童话都在剧里。

  

把出轨活生生变成生命中的体验和成长机会,学会认清自己,选择伴侣,经营感情。

  

任何一项都不容易,更何况全部做到了呢?

  

  

我们做不到,但不妨碍这部剧带来了启发。

  

我们很容易把自己代入炮灰的角色,只要对方出轨,容易陷入被害者角色,或者琼瑶剧的激烈当中。

  

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那么,可不可以试试,安静下来,放下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他为什么出轨?是因为这段关系,还是因为他自己?

  

这段关系里,我和他,适合吗?经营亲密关系的技巧,需要改进吗?

  

改进能不能成功呢?

  

如果不适合,那什么才是适合?

  

……

  

除了歇斯底里,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

  

如果深爱,那就勇敢面对,选择再次相信对方;如果分开,也没什么,我们失去的只是一个不爱我们的人。

  

  

参考资料:

  

[1] Jameson, F. (2004). Symptoms of Theory or Symptoms for Theory? Critical

  

Inquiry, 30(2).

  

[2] Perel, E. (2017). The state of affairs: Rethinking Infidelity―A book for

  

anyone who has ever loved. Hachette UK.

  

[3] Aron, A., & Aron, E. N. (1986). Love and the expansion of self:

  

Understanding att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Hemisphere US.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