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妈妈的孩子14岁了。从去年停课到现在,快一年了。这个孩子仍然不知道要回到学校。吴的妈妈很着急,因为如果孩子不回学校,她就得再休学一年,问我们怎么办。
吴的妈妈反映,自从孩子开学后,似乎成绩不是很好。在小学低年级,因为科目少,比较简单,和其他同学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到了五六年级,这种差距慢慢显露出来,孩子的成绩总是比班里低。
进入初中后,随着学科、学习时间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尤其是英语。吴妈妈不知道孩子们是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还是从心底里被学校排斥。总之,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孩子就特别不愿意上学,早上出门磨蹭,放学回来心情也很低落。
qvj2l q49k 0/7902 a 82760644603 b 27 EC 90992236 d6f ’/
显然,吴妈妈的孩子在面对学校和学习时,面临着严重的焦虑和恐惧。这种畏难情绪是孩子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当孩子害怕困难时,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只要涉及到学习的事情,他们就会从心理上反映出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当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时,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会大大降低。相应的,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差。这样一来,孩子会更抗拒上学,不敢面对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识别这种焦虑,并与学校老师合作,帮助孩子消除对困难的恐惧,引导他们的班级归属感。
第二,帮助孩子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这对克服孩子畏难情绪和思想障碍很有帮助。但是,家长在一开始设定目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超过孩子能达到的水平,否则孩子会有新的畏难情绪。如果把目标定得低一点,可以从一些小任务开始,比如每天背诵5个单词,抄写30遍。大声背诵时,记忆效果会更好。坚持一周,孩子就能掌握30个单词。让孩子容易实现,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