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90后小伙返乡电商创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怎样带动

  

     

  

  大河网讯   

  

  李是一名返乡的“80后”农民工。他也是洛阳市伊川县葛寨镇后福山村山里娃人。2015年,他回乡创业,利用电商平台将村里的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等家乡特产销往全国各地,带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沿着后福山村的小路一直往前走。最近,在李的家里,有一大块红薯堆放在门口,另一边是一台加工红薯的机器。机器旁边有两个人正在清理处理剩下的红薯渣。李开着铲车,把刚收购的地瓜推到靠墙的一边,给门腾地方,等着快递来拉货。   

  

  李指着院子里包装好的红薯粉条、淀粉等产品说,像这样的订单每天都有100多单,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对这些土特产的需求量很大。   

  

     

  

  李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南方电子厂从事质检工作。2015年他回老家的时候,正好是秋天红薯收获的季节。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了很多粉条,但是由于市场供大于求,粉条卖不出去。看到家里好多红薯粉条卖不出去,父亲心慌,李也很着急,就想着去网上试试。没想到外国人也能认出他们的粉条。   

  

  得到市场后,李继承了后福山村种植红薯、加工红薯粉条的传统,从事富硒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等农产品的深加工。另外,凭借多年的质检经验,产品质量一直很高,这也是打开市场的关键。目前,李在淘宝、拼多多和都有网店,每天出货量在150单左右。   

  

  “今天一共卖了1000多斤红薯。地瓜拉到他家就省心多了,每斤都比市场价高几分。”手里拿着钱的王如明一脸开心。王如明是葛寨镇王晓村的村民。他今年种了20亩红薯,是李的老顾客了。为了保证红薯淀粉和红薯粉条的质量,李会根据需求发展自己的红薯供应商。这些种植户一般都是周围的村民,同时给他们种植红薯的品种和技术进行指导。   

  

  近年来,李与山东省农科院专家合作,优化更新红薯品种,提高村民种植效益,带动周边600多亩红薯种植,带动周边群众创收增产。通过天天快递,宜川县当地的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同时通过沿海集装箱中转站销往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地,每年销售当地土特产100多吨。   

  

     

  

  “在这里做也很奇怪。我一天50块钱,打包挂面.我不累,而且离家近。”葛寨镇后福山村村民尚爱查常年在此务工。提到自己的工作,尚爱查很满意。   

  

  李说,下一步要扩大产销规模,依靠自己的电商经验,让当地农产品不再滞销,提高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等当地农产品的品质,带动更多周边村民增收致富。(郝   

  

  邵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