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的想法
站在新丰口一个月赚几万
据记者调查,一些无良卖家以公益纸巾机的名义招募代理商,并在全国各地开展线下销售。比如西昌地区卖50台,就可以成为区域总代。卖出的单位越多,级别越高,返还给代理商的收益也就越高。为此,一些代理人认为共享纸巾将成为共享经济的新窗口,他们抱着月入几千、几万、几十万的心态,不顾一切地订阅大量共享纸巾机。
受害者的反映
不要被“低投入高收益”的诱惑蒙蔽了双眼
关于损失能否挽回,很多受害者表示,“希望不大,花钱买个教训就行了。”他们说之所以站出来接受采访,是为了提醒更多的人不要被媒体曝光所欺骗。同时,他们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天上没有馅饼”的真谛,不要被“低投入高收益”的诱惑蒙蔽了双眼。
近日,西昌的李女士向成都商报-红星记者爆料,称自己在广州加入了一家共享纸巾公司,花了几千元在内部“购买”了5台共享纸巾机。结果一个多月后她就不能提现了,上线的时候都失联了。"机器没看见,钱砸到了水漂."她希望利用自己被骗的经历给投资者带来警示。
记者调查发现,像李女士这样的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有数百人,从数百元到数万元、数十万元不等。目前光是加入李女士的就有100多人,很多受害者向警方报案。据部分警方消息人士透露,这种共享纸巾打着公益的旗号,但背后却分裂成了拉头、分级代理分红,或者涉嫌传销。
她是怎么一步步入坑的
李女士是西昌人。去年11月初,她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个叫“张旭”的人,自称是广州人。随着网聊的深入,她和对方成了朋友。对方给她推荐了一个叫“城市推送公益纸巾机”的项目。“他说这是一个公益项目。只要订阅一台纸巾机,一个月就能赚1000多元。”李女士说,“他给我发了公司的资质和视频的资料。好像挺正规的。”去年11月10日,那个叫“张旭”的男人向她推荐了一家公司的“客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通过二维码给对方付费,订阅了一台公共毛巾机。
疑虑重重
但很难阻止这种“利益驱动”
疑问1:为什么每天都有收获?
利益驱动:每天每台保证收入45元
据李女士说,对方告诉她,这是公司的“内部购买”活动。一部手机一天可以用一个微信号扫描一次代码,可以收到2包纸巾。每发一包纸巾,主人可以获得三毛钱的利润,一台机器可以安装200包纸巾,收到所有纸巾可以获得60元的利润。如果纸巾没收到,最低保本利润45元。”李女士说,“为什么每天都有利润?他们告诉我们,因为公司把订阅的共享纸巾机投放市场供公众免费领取使用,并收到产生的流量成本效益,这就是我们的日常收入。"
“我们想订阅纸巾机,分外包和内部购买两种模式。”李女士说,所谓外包,就是在公司买个纸巾机,安装在公共场所,自己放纸巾。“我们买人
都有工作,没时间打理,所以基本都选择了内购。”疑点2:纸巾机究竟安装在哪里?
利益驱动:每天每台收益涨到60元
李女士询问过“纸巾机究竟安装在哪里”,“对方也没明说,就说安装在广州的人流密集场所。”据李女士介绍,自她认购后一个月,每天晚上的6点至8点,她都会收到每台每天45元的收益。“后来不少认购者反映为什么每天保底都是45元,公司称领纸巾的人少,不过出了一项新政策,每台公司额外补贴15元,每台收益涨到了60元。“我们所有人都加入了微信群,收益是‘财务’在群里发放,还规定群员之间不能加微信私聊,不然不发钱。”不过,要求每天收益截图都发朋友圈,并对该项目进行推广。同时,公司方面还给出了发展下线的政策,每销售一台纸巾机可获得268元奖励。李女士家里先后花了6000多元,认购了5台纸巾机。
“一开始确实还能赚点钱,很多人将领的钱拿出来认购更多的机器,以此扩大规模。”因在朋友圈晒收益,李女士身边的朋友看到后“跟风”加入,先后有20多人加入该项目,一共认购了五六十台纸巾机,均选择了网上内购,他们都没看到实体的纸巾机。
疑点3:为何发展下线奖励标准不同?
利益驱动:每天每台收益增加至90元
不过,李女士慢慢也发现一些问题,“公司客服给我讲,如果下线认购超过20台,就可以奖励688元现金,但她跟我朋友说的却是888元。后来,我就觉得可能有问题。”随后,李女士将西昌的所有投资者拉了一个群,“提醒大家提防这可能是一个网络骗局,在回本之前不要盲目扩大投资。”但“12月31日,公司‘客服’方面又发了新政策,称我们认购的纸巾机将升级成二代机,可放纸巾数从原来的200包增加到300包,相当于每台每天可以增加至90元收益,不过每台机器需要交200元的升级费用。”之后,李女士又交了5台1000元升级费,她的很多朋友也交钱进行了升级。
1月1日晚上,群里没有发放收益,他们纷纷被移出微信群,多个群被解散。而且张旭及公司的客服 、财务、经理等“上线”电话全部关机,微信也被拉黑,至今完全联系不上。“我们少则损失几百元,多则损失几万、十万元。”李女士表示,当时公司与他们签了一份电子合同 ,合同期限是一年,但从项目开始到事发,只有短短两个多月。李女士说,自己因为做得比较早,回本早没亏什么钱,可许多后面加入的朋友都损失了不少钱。目前,李女士等人已经向西昌警方报警。
城市推客是否卷入其中
“城市推客”称被冒充
官方APP已发公告
当“上线”统统失联后,李女士和诸多投资者都慌了。前几天,他们建了多个维权QQ群,目前加入的人数达数百人,大家都在相互打探消息,记者调查发现,受害者遍布四川、湖北、江苏、昆明、深圳等全国各地,有的一个家庭就认购了几十台机器,损失好几万元,血本无归,部分受害者表示,“已经向警方报案”。
有人购72台纸巾机
损失6万多元
张女士是江苏徐州的一名受害者,她告诉记者,上个月17日,她认购了“城市推客”第一台纸巾机,“一开始觉得每台每天有60元收益不错,之后公司客服又说买10台送2台,反正就是不断出政策骗你买,到最后我认购了72台,一共花了8万多元。买得越多,返的钱就越多,按照60元一台的收益,一个月就可以领十多万元。”张女士也表示,这些纸巾机都是通过网上认购,没有看到机器,钱全部打给了公司“客服”。“一共返了我不到2万元,损失差不多6.2万元。”1月2日,她称已向徐州警方报案,目前还在等待消息。
城市推客:
有人冒充公司人员行骗
1月7日、8日,记者多次拨打受害者提供的多名客服、财务、经理等“上线”的电话,始终处于关机状态。记者辗转联系上一名财务人员,此前她在群里给李女士等人发收益,不过她不愿意接受采访,她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也被骗了。
多名受害者表示,当发现“上线”集体“跑路”之后,他们查到了广州城市推客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的相关信息,“打电话过去,对方表示该公司法人代表已经变更。”
李女士等人坦言,之前接触的客服并不是官网上的客服,“他们‘跑路’之后,我才怀疑这可能是一个骗子团伙,平时扮演了客服、财务、经理等不同角色。不过,究竟是否属于公司的人员,多位受害者表示不敢确认,“究竟是谁骗的我们,现在都还没搞清楚,就如陷入了一场罗生门事件。”
记者拨通了城市推客APP官网上的客服电话,该客服人员表示已接到多人反映上述情况,“之前有人冒用我们公司的名义,在微信上以认购纸巾机名义收取一些人的钱,我们此前已经在官方的APP上发了相关公告说明,提醒大家提高防骗意识。”该客服人员表示,他们公司所有的纸巾机都是在城市推客APP官网上销售,只能通过官网商城购买,并没有所谓的内部认购返现模式,更不会以私人的名义通过支付宝、微信收取费用。
记者随后找到了该公司去年12月3日发的公告,文中称公司发现近期有很多代理商遭受蒙骗,有一些不法人士冒充公司人员进行私下收款。因此申明,“公司绝不会出现官方后台(APP)以外的订购渠道,如有其他渠道向您表示可以购买请保持警惕。我们也会对该行为保持高度关注并调查,此人严重损害了代理商的利益,影响了我公司的声誉及形象。同时,公司任何工作人员不会以例如‘城市推客网络传媒公司’为微信名或其他社交软件来与客户沟通。”
记者调查:
多起类似事件被曝光
记者检索发现,自去年以来,以山东巨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享纸巾机、广州市川宜科技有限公司共享纸巾机、湖南妙赞智能传媒有限公司共享纸巾机等名头开展“内购共享纸巾机”的事件,都先后被媒体曝光。其中细节与李女士等人所经历的该起事件极为类似。
这种事件该如何应对
警方分析:可能涉嫌传销和集资诈骗
西昌警方人士表示,一些公司或个人打着公益共享纸巾旗号,裂变为拉人头发展分级代理分红,涉嫌传销骗局。根据我国《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则属于传销行为。同时,这种行为还可能涉嫌集资诈骗。
律师说法:关键看代理人是否有合法资质
四川谦亨律师事务所张天鸿律师分析认为,站在受害者角度,关于共享纸巾的投资方式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这个问题应当区分看待。若所谓的共享纸巾代理人不具有合法的代理资质或经营资质的情况下,冒充公司人员承揽业务,向不特定受害者吸收共享纸巾投资款,后转归为自己所有,或任意挥霍,或占用资金后携款潜逃等,拒不归还受害者投资款,其行为可以理解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可以按照刑法所规定的集资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张天鸿律师说,另一种情况是若共享纸巾的代理人具有合法的代理资质或经营资质的情况下,其后期产生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中的委托理财纠纷,受害者可以通过维权机构或法院诉讼进行解决,依法进行维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