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即将拉开帷幕。在年报正式披露之前,很多企业公布了业绩预测。风闻显示,截至1月17日,已有940家上市公司公布业绩预测。其中,预喜业绩企业523家,其中预增260家,微增140家,持续盈利19家,亏损104家;有305家企业业绩预忧,其中微降94家,首亏85家,预降72家,持续亏损54家;此外,还有112家业绩不确定的公司。(数据来源:wind,2020-01-17)
那么为什么要披露业绩预测呢?小霞今天会和你谈谈。业绩预测和真实年报有什么区别?预测业绩的参考意义是什么?
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应发布四次业绩报告,即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第三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业绩报告是对上市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数据的详细描述。
在披露这些定期报告之前,一些上市公司必须根据当前的经营状况预测报告期的整体业绩。有两种方法可以发布公告:
一种是业绩预测,主要是对公司目前净利润的粗略估计,一般给出一个业绩区间。根据业绩区间,告诉大家公司今年的业绩是预喜还是预忧。例如,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1月18日发布业绩预测,公司预测2020年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5.34亿元至6.13亿元,同比增长35%-55%。按照具体分类,预幸福还包括:预增、微增、持续盈利、亏损,预忧包括:微减、首亏、预减、持续亏损。其中净利润增长率预计增长50%以上,从0%到50%的增幅略有增加。前一年的亏损现在叫扭亏,前一年的亏损现在叫继续盈利;反而是业绩预忧,其中净利润增长率预计下降50%以上,下降0-50%略有减少。以前一直盈利到现在的叫第一次亏损,前一年亏损到现在还在继续亏损的叫继续亏损。
另一个是性能快递。与业绩预测相比,业绩快报披露的内容更加全面,将对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主要财务数据进行预披露。(以上来源:Winner Fortune Network,2020-06-18;《大众证券报》,2020年6月17日;风;这里不涉及个股推荐)
业绩预告有什么参考意义?
那么预测业绩对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参考意义呢?时间就是金钱。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年报数据往往是影响一季度市场的重要因素,在年报真正披露之前了解业绩预测,可以让我们提前了解一家公司上一年度的业绩。
首先,对于股票交易的小伙伴来说,业绩预测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业绩趋势,正确做出投资决策,尽早把握投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投资风险。举个例子,如果手中持有的股票突然预测业绩大幅下滑,股价可能会在之后下跌。
其次,
一家公司的业绩预告也呈现出行业的景气程度。如果某个行业大多数公司的业绩都预喜,那么说明这个行业的景气度大概率在上升,有可能会受到资金的青睐。相反,如果某个行业的大部分公司业绩都在预忧,那么说明行业基本面不太好,未来表现可能也不会太好。不过,在关注业绩预告时大家还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点,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所以业绩预告也不完全等同于最终公布的年报数据。虽然大多数公司的预告和最终年报一般相差不大,但每年也都会出现预告盈利但最终年报显示亏损的情况,我们将这类本来预告报喜但最终年报报忧的情况叫做“业绩变脸”。根据媒体统计,2019年年报披露时就有近百家公司“业绩变脸”,让投资者空欢喜一场。因此,大家在根据业绩预告进行布局时,最好参考专业人士的分析,选择景气度持续向好的行业或公司布局。第二点,也并不是每家上市公司都会披露业绩预告。比如对主板公司的规定是,如果预计将出现净利润为负、净利润相比于前一年同期上升或下降了50%以上、净利润相比于前一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这三种情况的,需要在1月31日前披露业绩预告,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况就可以不披露。而中小板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进行业绩预告,创业板所有公司则要求披露业绩快报,两者都需要在2月底之前完成。(上述来源:赢家财富网,2020-06-18;兴业证券,2021-01-15)
目前哪些板块业绩预计比较好?
那么从目前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哪些板块的业绩预计会比较好呢?粤开证券对此做了统计:
首先,目前全部A股的预喜率为54.95%。目前业绩预喜的公司中,机械、医药生物、化工、电子行业企业较多,分别为61家、60家、60家、49家;其次,目前中小板和科创板预喜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1.81%和61.43%,主板和创业板预喜率分别为40.85%和57.14%。第三,在业绩增速方面,以业绩预告均值测算,净利润增速在20%的企业中占比较多的行业包括化工、医药生物、电子等行业。(上述来源:粤开证券,2021-01-17;大众证券报,2020-06-17)
大家可以参考目前的业绩预告情况,并结合政策面、资金关注度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来做投资决策哦!
温馨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 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