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可靠的轴旋转
小程序诞生的时候,是被高度期待的。甚至有人预测,基于超级App的移动产品生态最终会打破苹果Appstore和谷歌的开发者生态,重塑创业者获取流量的新方式。短期来看,人们盲目看好小程序;从长远来看,小程序为平台拓展的新商业想象空间才刚刚开始!
2019年5月10日,在阿里日,除了马先生的接地证词外,另一条新闻引起了小程序开发者的关注:支付宝小程序技术团队获得“蚂蚁金服CEO特别奖”。
第一次打电话给蚂蚁金服,得知“这个奖真的是个奖”,是蚂蚁金服最重要的年度奖项。此前,支付宝的余额宝和Glocal本地钱包项目也获得了这个奖项,但“没有50个月的年终奖”。
在BAT争夺的小程序之战中,支付宝小程序正在迎头赶上。截至2019年3月,支付宝小程序日均活动量超过2.3亿,累计用户超过6.4亿。两个数据都是直接接近微信;之所以技术团队在支付宝小程序上领先,是因为支付宝小程序已经成为阿里小程序的通用标准和技术框架,也就是说,支付宝小程序已经成为贯穿阿里战略业务单元(BU)的“金线”。
一、支付宝小程序干成“百川计划”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
淘宝和支付宝在无线端的成功转型,让阿里无所畏惧微信的冲击,成为大公司面对技术变革首先要进行“组织变革”的商业经典;阿里巴巴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上市后推广的无线开放战略,代号“百川计划”。
百川计划于2014年10月14日正式启动。当时,它的使命是“在世界上不制造困难的应用”。当时,阿里巴巴决心开放多年积累的“电商基础设施”和商业组件,并与企业家分享。
在百川计划的概念中,创业者不需要CTO,可以轻松开发出一款有创业思路的App入驻百川项目的App可以使用阿里巴巴云计算服务,直接授权登录淘宝账号,接入阿里商品交易系统作为实现其流量的渠道。在2015年的“阿里百川大会”上,时任阿里巴巴CEO的张勇也宣布,他将投资20亿元支持开发商,以形成一个分散的、基于场景的阿里移动生态系统。
虽然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能力、支付和金融能力、云计算能力和物流能力首屈一指,但这些强大的业务
业能力分属于不同的战略业务单元,就像一个个独立、精美的“数据烟囱”,创业者很难与各个BU多线程取得联系并申请合作,很多要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小b端”开发者和商户,与平台对接时就跟升级打怪一样;这使得与阿里巴巴“开放化战略”相对应的组织机制和业务机制也亟待更新。2015年12月7日,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的张勇通过内部信首次提出的阿里巴巴“大中台小前台”的“中台”战略正是要解决这一问题。而阿里巴巴首先提出的“数据中台”,如今已成为大公司业务数据化领域的一门显学。
不难看出,百川计划的理念与“小程序”诞生的初衷并无二致,都是为了解决移动互联网开发者和创业者的生存痛点。但是,由于App技术门槛相对较高、推广难度大,并不适合大多数中小企业和小微创业者,致使“百川计划”并没有彻底落地。支付宝小程序的出现实际上承接了百川计划推动阿里开放化和数据中台建设的“衣钵”。
由于支付宝小程序在用户体验便捷度和技术完备性上的领先优势,阿里巴巴集团各个BU的CTO在2019年春节前后达成共识:以支付宝小程序的底层架构作为整个阿里系小程序的底层架构。
截止4月底,以支付宝小程序为底层框架,并能够运行小程序的阿里系产品包括支付宝、钉钉、高德、UC、基于AliOS的车载小程序;而包括淘宝和天猫在内的其他产品也会陆续兼容支付宝小程序运行。
二、为何支付宝小程序的“全生态打法”更适合开发者和创业者?
当前支持开发小程序的互联网平台已经有四家,分别是BAT以及字节跳动,又到了平台对开发者“跑马圈地”,以及开发者选择以谁家的小程序作为运营重点的时候,所以,小程序战局分外热闹。
小程序平台自身存量的流量规模和分发效率,以及交易闭环能力直接决定了小程序个体的变现潜力;而能否连接其广大的线下商户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参与其中,则是小程序平台形成服务和品类资源齐全、拥有足够的使用场景常态的关键。
支付宝小程序技术团队获得「蚂蚁金服CEO特别奖」,实际上也是在向外界释放阿里系产品今年持续加码支付宝小程序的信号。
支付宝小程序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阿星认为,支付宝小程序的优势体现在阿里系「全生态打法」具备对小程序开发者和创业者更强的赋能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支付宝小程序是低成本获取阿里系产品流量的一条捷径。根据Trustdata的数据显示,支付宝用户量从过去2年的时间内MAU(月活用户)翻了一倍,超过6亿,从去年12月份开始超过手机QQ,成为国内第二大App。而随着支付宝小程序在阿里系产品在未来陆续接入,未来支付宝小程序除了在支付宝之中能被搜索和使用外,还能在淘宝、天猫、UC等流量平台上获取,便于商户级开发者利用小程序降低获客成本、激活留存客户。
其次,支付宝小程序属于相对精准的交易流量,转化率相对较高。支付宝的流量没有微信高,但开启支付宝的用户基本以直接成交为主。据了解,支付宝小程序平均7日留存率为43.26%,在车后市场、新租赁经济等多个商业类目的平均成交转化率超过15%。目前微信小程序已经开始将“附近小程序”进行品类式区分,可以看出在小程序+电商,以及小程序+零售、外卖、餐饮、酒店以及其他本地生活等场景之中应用度相对较高;而这些业务基本与支付宝此前的“口碑”业务有所重叠,而口碑与饿了么业务合并,与盒马鲜生、淘票票、飞猪等新零售平台也有初步打通,随着支付宝小程序在多端阿里系产品中运行,将提升流量的复合利用率和转化率。
第三、支付宝小程序目前处于追赶期,对于开发者和商家扶持力度大。从开发者数量上看,支付宝小程序开发数量依然落后于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找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是坚持安全可信的前提下,聚焦在“商业”和“生活服务”两个领域发力,这样的强成交化的场景,更适合有业务场景渴望找线上流量的商家和创业者。今年3月21日阿里巴巴发布小程序“繁星计划”同时宣布对于开发者投入10亿技术补贴,对于商家投入10亿元的运营补贴。

支付宝对于创业项目的扶持,具体以共享洗衣项目运营方企鹅科技为例,该项目曾在武汉高校试运行时使用过微信支付,后接入支付宝小程序之后彻底All in支付宝,主要是支付宝小程序生态红利无法抗拒。
比如用户可以通过高德地图获取到共享洗衣机和洗衣房的位置和机器空置与否的状态,并在支付宝小程序上预约、扫码即可体验自助洗烘一体化的服务;而用户芝麻信用积分在600以上的用户可以免押金租借吹风机以及家洁等设备等。而运营方通过支付宝小程序的后台基于阿里云进行可视化运维监测和交易数据库管理;社区店通过通过菜鸟/饿了么物流服务提供取衣或送衣服务,增加成交量;而共享洗衣房所需要的设备很多是天猫电器品牌商供应链的库存洗衣机租赁的,大大节省了创业者的固定资产投入,并且还有网商银行对创业项目的融资租赁。仅仅在2018年一年多的时间,企鹅共享洗衣房就覆盖了300个城市,线下运营商超1万,用户达800万,企鹅科技也成为了阿里生态的忠实客户。

三、本质上,支付宝小程序是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产品载体
如果是App是iOS或Android这样的手机操作系统上的产品载体的话,那么小程序则是互联网商业平台的最佳产品载体,这颇有点“俄罗斯套娃”的既视感。阿里系小程序通行标准的支付宝小程序对整个阿里将意味着什么?需要放置到“阿里经济体”以及“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之中才会豁然开朗,原来支付宝小程序在下这么一大盘棋!
反过来想,如果没有App生态,那iOS或者Android就没有办法发挥出“智能手机”的威力,而背后的苹果、谷歌的市值也将大辐度削弱;那么如果不能形成小程序生态,那么阿里商业操作系统也就难以落地。
去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CEO张勇发出全员公开信,“要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赋能商家,实现‘在数字经济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我们就要面向未来,不断升级我们的组织设计和组织能力。”从公开信中可以推断,“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已成为阿里巴巴中长期的小目标。
而支付宝小程序之所以能迅速成为阿里巴巴内部产品的通行标准和技术框架,也是服从阿里巴巴打造商业操作系统的大局。阿里巴巴CTO张建峰(行癫)兼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之后也把支付宝小程序作为落实“数据中台”,打通阿里系各BU产品的抓手。
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并不抽象,其实是阿里巴巴对外开放生态战略的逻辑延伸。阿里巴巴致力于为平台的合作伙伴输出一整套的数字化能力,商业操作系统包括了“品牌、商品、销售、营销、渠道、制造、服务、金融、物流供应链、组织、信息技术”等11大商业要素的在线化和数字化,而集成这全套商业要素的最佳产品载体非小程序莫属。

小程序构成了阿里巴巴所赋能合作伙伴(B端企业)、企业所服务的市场客群(C端用户)以及阿里巴巴各大细分专业商业能力平台(阿里BU)的“纽带”。用户只需要使用阿里系任何一款小程序产品,其数据流和业务流都可以打通,便于商家形成清晰完整的用户数据画像;而商家只需要接入了支付宝小程序,就等于直接调取了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各个基础设施和商业要素上的能力,减少了重复建设,大大提升企业数字化运营水平。
具体以星巴克为例,星巴克曾在两年前选择与微信合作,一度微信九宫格中还出现过星巴克的限时推广,不过星巴克与支付宝合作之后开始逐渐更倾向于支付宝小程序。笔者作为星巴克的资深用户,分别体验过(微信小程序)“星巴克用星说”和(阿里系小程序)“星巴克中国”;后者在支付宝、淘宝、天猫、饿了么、盒马鲜生等App中搜索到这一小程序,星巴克与饿了么合作“专星送”(类似KFC的“宅急送”),帮助星巴克扩展了外卖到家业务,直接给星巴克带来更带复利价值的用户流量和业务订单;并且通过支付宝小程序这一产品载体把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中各项能力赋能给了线下各个星巴克门店,帮助星巴克实现会员通、权益通的“新零售”改造升级。

结语:
支付宝小程序成为阿里系产品通行标准绝非是偶然,这与阿里巴巴自上市以来一直谋求构建移动生态,开放阿里巴巴平台的基础能力,拥抱更多开发者合作伙伴一脉相承。而小程序本身自带“开放基因”即“我接入你擅长的,你汇入给我需要的”,是移动互联网更深层面的产品与产品、大数据与大数据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可以说,百川计划是领先于时代一两步,其探索的长远价值直接显现到等到了小程序风口的支付宝团队,这也是阿里系内部变革「厚积薄发」的成果。
当支付宝小程序成为多个阿里系产品孵化自身小程序的技术通行标准时,则意味着阿里系内部的数据流通更为顺畅;正如用户在天猫上购买信息直接呈现在淘宝上,而订单信息在菜鸟驿站和钉钉上均能收到一样,小程序将把阿里巴巴「数据中台」的优势进一步释放化;毕竟小程序激发了更多开发者、商户、创业者积极参与到阿里生态之中。而支付宝小程序的这种「全生态化打法」整合优势,将会在小程序战局之中成为核心竞争力,对于渴望变现的商家,以及渴望数字化转型企业尤其具有吸引力。
支付宝小程序之所以对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格外重要,在于小程序其实是阿里巴巴经济体以及其心心念念打造的「商业操作系统」的“运行界面”,其底层是阿里巴巴经营各个战略版块的商业能力以及“商业智能”(BI),这样的小程序在发力市场时会势大力沉、也举重若轻,赋能商家和更多企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小应用和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