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之前一直在增加更多的电商平台,最近关闭了天猫和JD.COM的海外旗舰店。
日前,沃森海外旗舰店在天猫和JD.COM平台的首页发布了“闭店公告”。两家门店均宣布停止接单,并于2018年12月27日23时59分关闭门店。所有之前的订单将正常发货。“未来,我们将继续通过沃森官方旗舰店为您服务。”屈臣氏天猫海外旗舰店表示,进口商品已进驻屈臣氏官方旗舰店。
在商店关门的前夕,两家商店都打折出售。据Pinguan.com透露,屈臣氏天猫海外旗舰店“关店”早已是一条线索。今年双十二期间,平台推出了大量优惠券和大型促销活动,部分消费者甚至购买了总价值745元的化妆品,交易金额在43元左右。
针对电商平台海外旗舰店关闭一事,华生在12月20日上午回复界面新闻时表示,“关店是正常的市场行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集中资源。未来,该品牌将继续在沃森在天猫和JD.COM的官方旗舰店使用,继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便捷的服务。”
在电商平台上,品牌海外旗舰店主要通过跨境电商在海外市场销售商品,门店设置具有品牌总部海外公司资质,而品牌官方旗舰店主要销售品牌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商品,由中国注册公司设立,一般由品牌自行经营,也有部分由国内经销商经营。
屈臣氏关闭海外旗舰店意味着他们将不再在JD.COM和天猫平台以跨境电商的形式销售产品,在官方旗舰店销售的进口产品将以一般贸易的方式进口到中国,然后在官方旗舰店销售。
除了第三方电商平台上的海外旗舰店,屈臣氏官网的“全球采购”业务也是线下进行。12月20日上午,界面记者浏览沃森官网,发现右上方“全球购买”窗口链接无效。当天下午2点左右,“全球购”窗口已经消失,只剩下“屈臣氏健康”和“会员专区”两个窗口。对此,屈臣氏解释称,官网全球采购与电商平台海外旗舰店属于同一业务,因此同步关闭。
海外旗舰店的关闭和官网线下“全球采购”业务也引发业内讨论,称屈臣氏“可能正在收缩海外业务”。对此,屈臣氏回应界面新闻,称海外业务“没有额外回应”。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屈臣氏打算将资源集中在官方旗舰店。与关闭的海外旗舰店相比,官方旗舰店的销售增长更为显著。根据屈臣氏提供的数据,今年双十一期间,天猫屈臣氏官方旗舰店销售额增长超过60%,屈臣氏JD.COM官方旗舰店在平台品牌自营店中排名第一。
为应对零售环境的变化,近年来屈臣氏不仅高度重视电商渠道,还在门店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做出改变,提升消费者体验。
门店数字化转型方面,屈臣氏于2017年开始门店数字化升级,在覆盖中国300个城市的3000多家门店提供“门店自提”、“闪电送货”等购物服务。自2018年起,屈臣氏与菜鸟合作推出“定时到达”服务。同时,为了拓宽外卖服务渠道,屈臣氏还与饿了么、JD.COM合作,提升用户美妆消费的便利性。
线下门店也在升级创新。2017年上半年,屈臣氏升级门店增加了彩妆产品、皮试、AR虚拟彩妆测试等服务。2018年1月,屈臣氏在深圳开设首个“Colorlab彩妆体验空间”,试图从体验化彩妆入手,淡化屈臣氏此前“大众个人护理产品渠道”的印记。在高少康
沃森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2018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沃森2018年上半年总营收为838.74亿港元,同比增长14%。其中,屈臣氏在mainland China实现两位数增长,总营收123.53亿港元,同比增长16%(人民币增长7%)。内地门店增长更快,同步增长12%至3377家。虽然内地店铺销售的按年增长率为负数,但跌幅由去年的-6.2%大幅收窄至-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