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赛事之一,第四届青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暨全国邀请赛总决赛与大会同期在徐汇滨江西海岸艺术中心启动。年轻选手们凭借自己的匠心和巧手,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比赛,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增添了青春。
会场不仅展示了顶尖技术研发的智能机器,还聚集了众多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了一批中学生。这些参赛者带来了自己的软件程序和机器人。在AI智能挑战赛项目中,年轻选手们使用不同的材料独立搭建和编程机器,并将进行一场进球比赛。三名决赛选手即将进入二年级。虽然他们接触这个领域才一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经过多次设计、调试和磨合,他们终于用自己的机器进入了决赛。
选手 周韫珂:
我们的模型是迭代的,随着比赛的到来,我们会升级。起初,这辆车花了大约两周的时间。如果程序设计好了,一周后就可以调试了。
三个小女孩虽然年纪小,但是精通编程设计,使用工具也很得心应手。在准备阶段,他们不断检查机器的接头和传感装置,并多次调试遥控手柄和软件程序。在他们看来,这款精心设计的可以分球的机器人车将帮助他们赢得比赛。
选手 周韫珂:
这是一辆拆球车,这个赛季很容易看到。它有两个功能:一是可以吸进这一帧的彩球并保持在“肚子”里,二是可以整理出另一面的彩球。如果球没有分出来,车辆就得从上面把球分出来,这样效率会慢一些,我们效率会高一些。
比赛结束后,在队员的控制下,机器来去自如,控球、得分、分球等动作干净利落,吸引了不少观众惊叹。控制场外手柄的球员也在盯着对方,控制全局。在AI智能挑战赛项目中,所有队伍以连横的形式进行比赛,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考验选手在比赛中运用策略的能力。除了线下比赛,为青少年设计的人工智能算法线上比赛也在同步进行。玩家构建一个“坦克”团队,可以自动判断球的轨迹,同时进行扑救和投篮,与其他团队对抗。游戏程序设计灵活,整个过程具有知识性、竞技性和观赏性。部署和验证不受时间空间和现场设备的限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AI的本质。
据了解,第四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暨全国邀请赛共分十条赛道,吸引了来自上海乃至全国的1.2万余名青少年参赛。大赛依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平台,将人工智能教育活动辐射全国,带动全国各地青少年投身人工智能的学习和应用,为青少年保留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基础。
记者:王晓
摄影:朱亮
编辑:赵越、宁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