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日,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调解》播出郑、邹晓晓等客户贷款纠纷调解节目;2019年4月3日,《百姓调解》栏目在Tik Tok官方账号发布了这个节目视频(标题为“这次是100万,贷款和担保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夫妻名下?郑州银行,请开始你的解释!”)。针对该事件,郑州银行现回复声明如下:
1.郑州银行坚持合法合规经营,高度重视客户反馈,欢迎舆论和媒体监督
2019年3月29日,郑及其配偶杨某艳、红配偶耿某晓联系媒体,前往郑州银行反映贷款或担保情况不明,签名非本人。郑州银行高度重视,积极了解情况,承诺一周内给予回复。2019年4月1日,在阅读存档资料及相关记录后,包括借款合同、视频资料、短信发送记录、借款还款记录、网银操作记录等。调查结果和相关证据表明,客户向媒体反映情况是不客观的。4月1日,郑州银行已将加盖郑州银行公章的说明反馈给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调解》栏目组。
第二,郑州银行认为,客户并非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贷款或担保
(1)郑不了解贷款情况、签署空白文本的调查结果。
阅读郑州银行相关信用档案后,委托书、合同等文字信息齐全,无空白;查询郑州银行短信发送记录后,郑州银行共向手机号码136****9735(为郑本人手机号码)发送了44条贷款到期不良催收短信。
郑已就其反映的问题向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就其在借款合同、借条及相关借款材料上签字的真实性申请司法鉴定,目前正在等待司法鉴定意见。
调查过程中,郑州银行查询郑的陈述,发现有第三方为郑偿还了贷款利息,该第三方称已将贷款受益费5万元转给郑(郑州银行有相关转账记录)。
(2)郑配偶杨某艳反映担保不是本人签字的调查结果。
经查阅相关档案,对比档案中杨某岩签名与杨某岩现场亲笔签名,初步认定签名一致。如果各方对此意见不一,郑州银行建议启动司法鉴定程序。
(3)根据耿某晓反映自己和配偶耿某红不了解贷款和担保的调查结果。
客户耿默红在阅读客户的开卡信息后,亲自办理了开卡,并预留了手机号码138****5993作为联系方式;
看了郑州银行的信用档案,有一张耿默红本人的照片;
查询郑州银行短信发送记录后,郑州银行共向其手机号码138****5993发送了贷款利息欠款、贷款利息催缴、到期催缴、不良催收等25条催缴信息;
查询相关交易信息后,郑州银行贷款发放后,客户通过网银转出,由客户自行办理,网银密码、u盾等隐私信息由客户自行保管;
耿某晓、耿某红也已就其反映的问题向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提起相关民事诉讼,并就其在借款合同、借条及相关借款材料上签名的真实性申请司法鉴定,目前正在等待司法鉴定意见。
3.郑州银行郑重声明如下
郑州银行作为国内首家a股h股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对社会、对客户诚实守信;郑州银行尊重司法权威。关于客户本人是否签字,银行是否存在违规放贷,建议通过司法鉴定等程序确定责任。郑州银行将尊重司法审判结果,执行相关判决;郑州银行坚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声誉和合法权益。郑州银行对欺诈贷款、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郑州银行合法权益等不良行为,保留通过司法程序维护郑州银行合法权益的权利;同时,针对此次事件,郑州银行迅速启动相关调查程序:对外,请公安机关介入,查明相关当事人的关系和责任,以及是否存在联合骗贷、内外勾结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违规责任人;内部,郑州银行严格确定了贷款审批职责,绝不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