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记者南羽
10月23日,汉能移动能源控股在其官网宣布,决定向持有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股份的所有投资者发出私有化要约;还透露,私有化后,公司计划在国内a股上市。
《证券日报》记者首次采访汉能创始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董事长李。他告诉记者,回归a股是基于对国内经济、a股市场和太阳能行业的信心;同时,作为大股东,私有化方案也表达了对小股东利益的考虑。
根据汉能移动能源的公告,汉能薄膜已停牌三年多。为保护少数股东利益,经汉能移动能源董事会批准,决定向所有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投资者发出私有化要约。购买价不低于每股5港元,以现金购买或以股票替代。
公告显示,汉能移动能源于本月12日向上市公司发布私有化方案,并于上周四取得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的同意。上市公司要求汉能移动能源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的要求,完善建议方案的实施。
回归a股正逢其时
有传言称,汉能控股股东长期将上市公司私有化,今天的官方消息将是真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也表示,他选择在这个时候提出私有化。一是响应国家号召,发展民营经济,回归a股市场;二是对中国国内资本市场有信心;第三,汉能是一个产业,薄膜太阳能产业占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六大。汉能踩着“趋势”,我们乘势回归a股。
李全国号召发展民营经济,意味着10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写了一封信,肯定了民营企业脱贫致富的热情,激励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把企业办好。回归a股市场,意味着证监会近期表示积极支持优质境外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对境外企业一视同仁没有门槛。
在国家政策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下,一批在海外上市的独角兽企业纷纷选择回归a股,这似乎是资本市场的新趋势。2016年7月,360在美国纳斯达克私有化并退市。2017年11月,360股通过江南嘉捷回归a股。现在,360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400多亿人民币。2016年9月,万达商业地产从港交所退市,目前正在努力回归a股。此外,有迹象表明,国内互联网巨头百度也在积极争取a股回归。
私有化考虑的是少数股东的整体利益
据了解,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有两种方式,即协议安排和自愿要约。不过,目前汉能控股股东尚未透露采用哪种方式。不过,对于私有化的原因,李表示,上市公司已经停牌三年多,私有化建议是为了中小股东的整体利益。
根据汉能移动能源的公告,股票购买价格将不低于每股5港元,将以现金购买或以股票替代。每股5港元的收购价较汉能薄膜发电每股3.91港元的停牌价高出约27.8%。如果私有化提议得以实施,将为中小股东提供在股票缺乏流动性时溢价受益的机会。光大新鸿基分析师田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汉能提出的收购价格听起来不错,尤其是对中小股东而言,这为其提供了一个融资平台
公告一直为复牌努力,并以完成香港证监会提出的两项复牌必要条件的全部工作。至于为何在上市公司复牌关键时期,公布私有化建议,李河君则在采访中表示,私有化建议和复牌是完全独立的两件事。一位熟悉汉能情况的知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私有化主要是基于控股股东对产业及上市公司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同时也是中小投资者权益负责的体现。对于汉能来说,复牌和私有化两者是两条线上的事情,互不关联。无论私有化最终成功与否,都不会对复牌造成影响,换言之,复牌结果也不会左右私有化的进程。
上市公司业绩大增
随着技术的突破和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国家对对薄膜发电、移动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大力支持,汉能薄膜成功开拓了新市场、新增多个客户及新项目,业务呈现快速增长。
公司2018年半年报显示,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均取得大幅增长,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装备交付能力集中释放。公司8月30日发布的2018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达204.15亿港元,同比增长约615%,净利73.29亿港元,同比增长30倍,创下公司历史最佳半年业绩纪录。今年9月,公司与日本合作伙伴签订9亿元汉瓦及1万把汉伞预售合约,并发布新型薄膜太阳能发电建材“汉墙”,公司着力培育的下游市场“爆发式增长”轨迹初显。
公司管理层还曾表示,已经解决了香港证监会过往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截至2018年3月,大股东汉能控股已经还清了全部48.57亿港元的历史欠款。第二,公司持续开发了多元化的新客户,建立了完全独立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体系、销售体系,业务已经不再依赖大股东汉能控股。截至8月27日,公司从客户收到了168亿港元,现金余额达到68亿港元。公司已经从绝大部分重要客户收到了应收账款,目前公司资金保持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