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4月17日电(记者王飞航):投资办厂,帮助家乡发展产业,根据自身需求促进村民就业,为村民搭桥提供信息.山西省运城市近年来通过实施“凤还巢”计划,吸引了7000多名外国人返乡创业,带动了返乡创业热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永济市庄子村,180亩经济林中点缀着17个大棚,格外醒目。这是归国企业家朱一林创办的凯博嘉禾农业有限公司。朱一林2002年在Xi安创业,先后开了7家石头鱼、麻辣鸭头连锁店。2015年,她回国创业,在庄子村大力发展农业采摘和乡村旅游。
如今,在运城,像朱一林这样返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这一切都源于《运城市在外务工人员关心关爱计划(“凤还巢”计划)》等一批扶持政策的出台。
据了解,为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运城通过“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实施税费减免、加大资金支持、提供场地支持、提供项目支持、完善孵化设施”等6项措施,出台了40项优惠政策,优化创业投资环境,积极营造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六个最好”营商环境。
受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返乡创业。截至目前,运城市累计吸引7000余名外派人员返乡创业,创办小微企业1152家,促进就业2万余人,吸引投资400多亿元,落地139亿元。此外,还有625名海归担任村“两委”骨干,为乡村干部注入新活力。
“有的农民工思想新颖,头脑生动,想法很多。知道城市需要什么,农村提供什么,可以让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他们的回乡也带动了村民就业的本土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空心化”的缓解,助力农村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运城市副市长崔元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