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万块钱能干嘛,1000块钱能做什么项目

正文共4232字26图;预计阅读23分钟

微信推送规则有变!推送规则有变!为防止失联,请点文末右下角『在看』,同时设本公号为『星标』,立刻动手,设置好再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如今,社会的二元化越来越明显。有些人努力攒钱买房,半年就能赚50万。有些人平躺着,一年花不到2万元。

人比人,差距这么大。

换句话说,这两天的一篇帖子引起了热议。一对上海的夫妻,不工作、不要孩子、不应酬,一年只花了2万:

一线城市(上海)有2对夫妻,43岁和我老婆39岁. 2014年只花了2万,我们做到了。我家有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自己的房,无贷无车,两个人,一年两万,过得很幸福。

我们都在不上班,无孩.所以一年四季都不用买衣服或者额外花钱,旅游也不算(我们花了两年时间走遍全国,现在基本不旅游了)。

我算过,上班想买新衣服,有交通工具(有时候上班太晚需要叫出租车)、在外吃饭、同事间吃饭等。你存不了一年的钱,所以你还不如不上班又没有开支。

2个人全年开支:

1.每个星期吃饭250(全部自己在家里烧)。不去超市买菜,都去菜场,一个月1000。

/>



2.水果牛奶零食不吃,只喝茶,一个月茶叶50元,夏天西瓜吃的,也就一个月,算300。




3.水电气网有线电视340,物业费40(90平的房子,在闵行外环里面),手机费20(两个人用一部),交通50(不上班没什么交通费的),平时两人骑自行车。




4.女性护肤品化妆品都不用,因为不上班不用化妆。




5.健身就在马路上跑跑步。




6.有时头疼脑热买点药,算200。




7.一月一次每人120左右的自助餐。
以上一共为19580元。
父母知道我们不上班,所以不用送礼品给他们。我们也不问父母拿一分钱,靠之前上班的积蓄过日子。
补充一下:我们俩的学历是大专(全日制的),是90年代初的大专,虽不高,是凭真功夫的。那时不像现在腐败,可以买学历,可以花钱上大学。




三套房市值500万,现金150万,股市50万(在股市不等于买了股票),其中10万买了股票。




本人认为:有了这些积蓄,加上节衣缩食身体好。我一个上海本地人,就不可能穷到那里去的。当然,再继续努力,也不会很富有了。


评论区一片哗然,不过最多的留言还是说到了点子上,就是上海这对夫妻,并非单纯啃老式“躺平”,而是建立在已有资产之上的“养老式”生活,说白了,是资产在为他们“打工”、他们躺下来了,但是房产、股票还在升值,还在创造价值,这也是躺平的底气和物质基础。






换做是你,一睁眼,房贷月供好几万、日常花销如流水,你能躺下来吗?




其实,在一线城市,一般家庭的真实花销是30万,如果中产之家,没有50万肯定下不来!




子女教育,一年好几万,房贷月供十几万,再加上日常花销/亲友应酬/旅游度假等开支,怎么着30-50万是打底的。当然,如果有追求讲品质,一年花100万、200万、300万……上不封顶,完全可能。






有人会骂那些人,年纪轻轻,就啃老、就做躺平族。




其实,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了,必然有背后的逻辑和诞生的环境土壤:机会越来越少、门槛越来越高,很多人看不到未来、希望,甚至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和路径




好在,淘哥和小伙伴们身处经济最活跃、人口最密集的长三角都市圈、身处上海这样一个超一线城市。




这里的机会仍然很多,这里永远属于有想法、能落地的年轻人。




比如环沪买房,就是个不会“被躺平”的选择路径。淘哥的同事小姚在去年12月份定了一套昆山花桥的房子,当时成交价255万,现在市场价在305万!短短6个月时间,涨了50万






这是当时的订房合同






这是今年5月底拿到的产证




小姚说,当时花桥市场已经开始启动了,谈了一个房东,要求一个月内给全款,就崩了,这是第二个房东,还算爽气就在12月5号付了5万定金。因为这房子要到今年3月份才满五年,满五唯一可以免税,房东也愿意配合过几个月满五再过户办贷款,所以就拖到现在才完成交易,办好产证!




也就是说,用5万块提前锁定了花桥近半年的涨幅,6个月时间赚了50万!




小姚说,拿钥匙那天,中介小哥很热情地说,房子要不要挂牌,好几个上海的客户排队等着这个小区的房子,至少能挂305万




贝壳上现在这个小区房价确实涨了不少,目前最新挂牌价都在3万左右,记得6个月前还有2.4-2.5万单价的




数据来源:苏州贝壳 2021.6.10




是的,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当你还在手游看片时,人家已经看房了,当你还在犹豫观望时,人家已经动手了,当你想拖着朋友或父母亲自去看时,机会已经不多了。




上游通胀,下游通缩,赚到钱的越积极上进,错过机会的越消极躺平。结果就是社会的二元鸿沟越拉越大。




如果你对长三角楼市投资感兴趣,


头条关注并私信我们


私信时发送暗号:淘房记


为您看房做规划,也可邀您入群


群内不定期发布


开盘信息/团购优惠/看房活动招募




当我们去年在讲花桥市场要起来了,做好准备的时候,当我们在花桥龙光带网友选房一次次直播的时候,这些信息你Get到了吗?




2018年买杭州湾就对了,当时房价八九千,现在14500




2019年买嘉善就对了,当时房价1万多,现在将近2万,还捆绑12-15万一个车位




2020年买花桥就对了,当时房价2.1-2.3万随便选,哪怕“三无”人员也给时间等,也可以操作,现在无房可售、二手房普遍近3万




环沪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早于市场半年的嗅觉灵敏期、缺的是坚定不移的执行力。现在反观,要么价位太高,要么限购限贷,机会一去不复返……




对于上海这样一个2480万常住人口城市来说,永远不缺外溢购买力、不缺外溢刚需/养老需求,一个是上海的购房门槛足够高,一个是环沪周边城市发展的足够好、交通等设施足够齐全。






业内有做过研究,环沪市场有多大?5000亿货值!堪比上海楼市体量。当上海进入函数式调控(限贷限购限离婚全方位调控),假使每年有10%外溢需求,首先就是跑到有交通、有配套,又有购买机会的环沪城市去,那就是248万的购买力!这248万购买力去到昆山、太仓、嘉善、启东等任何一个城市,都足以搅动天翻地覆、沟满河平。






淘哥一遍遍喊狼来了,但就是有些人无动于衷,但是你真的有躺平的资本吗?




环沪第一层级:开启主升浪




环沪是有层级的,最好的当然是昆山、太仓这些临沪城市,虽然名为县级市,但是一个个经济实力秒杀很多中西部省会城市,拔得全国头筹。




“七普”数据也再次印证了苏大强的实力!






江苏本来就是人口和经济大省,那么苏州无疑是江苏发展的明珠,七普数据显示,苏州人口排名全省第一,1274万常住人口碾压省会南京的931万!




那同样,昆山各项数据,又是苏州6区4县市内出类拔萃的:






昆山目前有209万人口!十年涨了44.7万人!成为整个苏州乃至江苏省唯一一个县/区人口破200万的城市!就在去年,苏州放宽落户政策,昆山一年进来7万人!






论经济实力、论人口潜力,昆山肯定没错,目前房价处于什么水平?1.6万的千灯/张浦、2万的陆家/淀山湖、2.3万的花桥/城东,房价还是处于洼地水平。




其实,昆山、太仓这些地方楼市行情是跟着上海走,上海横盘三年,昆山太仓也都出台了限制政策,也是跟着横了三年




上海领涨,昆山、太仓跟涨,上一轮(2016年)是这样,这一轮(2021年)仍然是这样。






这是苏州大市范围在售新房价位情况,园区/姑苏等6区房价相对较高,但是人口最聚集、经济最强的昆山、太仓房价仅有1.8-1.9万!




不过,这些洼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处于补涨当中,目前正处于主升浪阶段,我们前面说的花桥,就是一个例子,6个月时间,涨了5000元/平米






下面安居客的二手房数据,也能很直观体现,目前昆山房价在快速往上走。




数据来源:安居客 2021.6.10




很多人会问,现在上车昆山/太仓还来得及吗?哪些地方比较有机会?




板块轮动:踩准价差鸿沟




板块是轮动的,即使是昆山/太仓一个地方内部,也会有先涨后涨、涨多涨少之说,所以不是哪里都能买,不是哪里买了都能收益最大化。




昆山:花桥新房枯竭,南部水乡启动






花桥,不是上海就在上海,花桥就是上海的卫星城。因为独特区位和交通优势,花桥是外溢刚需自住的首选。




如果说前两年花桥一直在消化库存,去年还有近10个新盘在售,那么今年直接剧情反转,目前仅有2、3个盘还有少量尾盘,花桥“一房难求”了。




苏河公园清盘、朗绿花园清盘、象屿西郊清盘、万科云璞清盘、龙光花溪澜园清盘……




现在,嘉宝基本上没房源、滨江裕花园还有少量、香逸铂悦还有少量、象屿都城嘉园少量(后期会加推)、就连CEO盘浦西玫瑰园也接近清盘!之前开发商可是跪在地上卖房子,现在,销售都换了几波人,拽得很,爱买不买……






最主要的,花桥近3年拍地屈指可数,接下来基本进入二手房市场时代,价格大部分优质小区已经涨了3000-5000元/平米,现在追击二手房,有点站上高峰的感觉。




贝壳上的部分小区,挂牌均价着实不低了,新城、星汇基本上由年前的2.2万涨到现在2.6万,就连刚需中的屌丝盘,上海裕花园,也由原来1.8万涨到2.2万(94平米做2房,户型差)




数据来源:苏州贝壳 2021.6.10




花桥已经处于相对顶部,如果投资,建议看看目前尚处于洼地的千灯、淀山湖板块。




有人说千灯不大行,但是淘哥跟踪十多年发现,花桥涨、千灯也会跟涨,是七折的比例,比如目前花桥2.3万,千灯现在是1.6万,恰好是七折




但是,千灯一样是紧靠着上海,到虹桥商务区基本上30分钟车程,路况通达。而且虽然是一个小镇,但是要产业有产业、要配套有配套,也是人口和经济聚集的地方。




千灯,可以说是花桥下一站,但是价格差了7000-8000元/平米,千灯的小户型,75平米精装2房,总价只要120多万就可以买一套!千灯的上车门槛更低、涨幅的雪坡更长。




淀山湖同样也是紧挨着上海,目前价位在2万左右,湖景环境+华为等高新产业,双轮驱动,不过目前生活配套还不完善,需要5年以上时间。




大虹桥辐射利好(这几年青浦区房价涨的很厉害,基本在4、5万),淀山湖未来具有比较大的投资潜力。有钱又有闲的土豪可以买一套放着(2万的价位,其实还好),空了可以度度假,毕竟湖景资源是越来越稀缺的。




太仓:成交量达峰值,5个月抵去年一年




很多人对太仓没有认知,确实,太仓太过低调,只因为隔壁的兄弟昆山光环太耀眼




但是,太仓同样不差,如果仔细研究太仓近年发展,以后太仓作为上海“北门户”,存在感会越来越强。




以前,太仓是“手无寸铁”(不通地铁/高铁),未来3-5年,太仓一口气开通沪通、南沿江、北沿江、苏锡常城际、嘉闵线、苏州S2等5-7条高铁及轨交线路。




以前,太仓是上海后花园,养老基地,现在随着娄江新城、科教新城、恒大文旅城兴建,产业、人口进一步聚集,再加上交通对接,太仓的城市功能崛起、独立造血能力提升,不再是睡城,而是宜居宜业的新城。




所以,太仓就是第二个“昆山”,而且厚积薄发、奋起直追




资料来源:苏州克而瑞 5月太仓新房售价图




目前,太仓科教新城、浏河这些临沪板块,房子太香了,1.5-1.7万的价位,确实吸引一大批上海刚需及投资人群的聚集。




太仓科教新城 某售楼处




今年“五一”假期,太仓各大售楼处人满为患,部分项目要排期长队才能进入。




去年,还有很多项目打折让利,今年就是不断收紧优惠、上调点数,一些岁数大了的、学历低的,直接拒绝,哪怕全款、给红包都不行!




去年1.5万你不买,今年就是1.7万;去年还有88折,今年只有一个点;去年可以等2年(社保),今年等一个月都不行!去年可以首付三成,今年五成起,甚至备好全款还要托关系打招呼!




太仓楼市的火爆,从成交量上也可以看出来,今年前5个月,太仓新房成交了9040套,不到半年时间竟然超过去年一年的量(8626套)。最关键的是,上个月5月份,太仓,卖房2438套,是去年月均成交量的3倍!




今年,也是太仓横盘三年之后的“楼市大年”!




上文也提到,太仓5月份新房均价1.8万,同比涨了13.85%!




上海涨,环沪涨,潮起了,水汹涌。




太仓买房看哪里?娄江新城、科教新城两大临沪片区准没错。




娄江新城目前无房可售,诸如心望雅苑、融创悦园、向东岛等,开一批抢一批,均价2.2-2.5万也不算低了,就是买不到房子。




因为规划的级别太高了,两所985/211大学、5+1高铁枢纽站、德企总部聚集地、科创区、瑞金医院太仓分院、世外分校、临沪国际社区、TOD商业综合体等各种利好纷纷落地。




如果能理解娄江新城的规划,就能理解为什么2.5万的价位外来客还要抢、就能理解为何本地人托关系打招呼也要去买!




科教新城,围绕着天镜湖边上,先后开发了大户型、大品牌项目,比如仁恒、金地、泰禾等项目,价位在2.4-2.5万,当地人买来改善、自住的非常多,房子也不愁卖。




这里就是太仓未来的CBD。




不过,天镜湖往西2-3公里地方,有湖境天著、春风南岸、云澜天境等4、5个新盘,目前价位在1.6-1.7万左右,精装修,很多上海嘉定、宝山刚需客群过去买,占比70%以上。非常具有性价比。苏州S1支线,规划经过该板块。




科教新城,户型越大、靠湖越近,价格越贵(2.5万),反而户型越小、离湖越远,价格越便宜(1.7万),但是卖的都很火。这中间8000元价格鸿沟,是不是个机会呢?各位自行体会。




一河之隔是上海,目前价位在4、5万,这边风景独好,目前价位1.7-2.5万,不香吗?




至于浏河、港区、沙溪等区域,各有各的优势和卖点,也会有一定客群,但是绝对不如娄江新城和科教新城来的这么快这么火,在此暂且不表。




后记




同样买房这件事,很多人看涨、很多人看跌。




上游通胀、下游通缩,有人攒钱买房,有人躺平啃老。




这就是当今的二元社会。




但是,大背景告诉我们,如果未来中国一定行,那么中国楼市也不会差到哪去。




现在去关注、去提前规划,至少机会来了,你可以多一种选择,多一种“躺平”姿势。




至少,涨50万,要比赚50万容易多了。




END




作者:淘哥




淘房记首席城市分析师、房产咨询师 先后供职于沪上几家主流地产及财经媒体,亲历2006-2016楼市“黄金十年”,足迹遍布长三角。你要买房,找我就对了,告诉你真相,帮你避坑,可以少打十年工!我的口号:一个靠谱的地产财经记者!




我的口号:一个靠谱的地产财经记者!


如果你对长三角楼市投资感兴趣,


头条关注并私信我们


私信时发送暗号:淘房记


为您看房做规划,也可邀您入群


群内不定期发布


开盘信息/团购优惠/看房活动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