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中,公务员经常会有策划组织的话题。实际上,计划组织协调能力是指对自己、他人和部门的活动进行计划,合理高效地安排时间和分配资源,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协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是我们公务员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其概率非常高,一旦出现,肯定会占很大一部分分数。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的过程中过度应用了所谓的模板,缺乏新意和自己的创造力,整个答案似乎非常程式化。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有什么不同,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来提高分数?
例:某市文明办发布通知,动员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重点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你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你将如何开展志愿活动?
这个例子是策划活动的一个非常典型的话题。过去我们经常听到考生的回答:这次志愿者活动是为了丰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的生活,也是为了表达政府对这些人的关心。领导给我这件事是因为信任我,我会尽力做好。首先我会对这项工作做好规划,报领导批准,成立工作组明确分工。其次,按计划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深入社区关爱空巢老人和残疾人,给他们送礼或表演节目,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你可以深入校园,给留守儿童献爱心,给他们书和文具。活动期间,要全程记录,保存视频资料,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上传相关视频资料,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最后,你将向领导汇报活动的主要内容。虽然这类答题的内容和过程比较完整,可操作性也没有问题,但是在考场上很难拿高分。主要原因是考生在思考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做事的效果,只停留在回答问题或完成工作的思考上。缺乏工匠精神,缺乏精益求精的态度。
然后,我们来谈谈如何给计划、组织和协调的问题打高分。
1.活动目标的设定要详细,预期结果要结合工作对象的特点来构思。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工作对象的特点来分析这类群体的特殊性。既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就要考虑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比如经常被购买保健品、金融诈骗等欺骗的空巢老人。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往往涉及到一些校园欺凌事件、夏季溺水事件、或被猥亵等。残疾人在就业中受到歧视,或者没有技能,没有生计。经过这样的思考,我们可以把这次活动的目标定为增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提升残疾人的就业技能。
2.活动开展时,重点细节突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例如,组织活动的重点应包括招募早期志愿者和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如何教什么内容给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普及法律(方式:安全知识讲座是给社区和给校园。内容:案例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残疾人的就业技能呢?
3.活动结束,注意活动效果的提升。比如回答不要只停留在总结报告上,还要了解活动效果,做好效果验收和二次宣传,吸引更多人关注弱势群体,加入志愿服务
我们简单分析了这个例子,希望大家掌握答题的思路和技巧,通过这个问题总结出一类问题的答题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面试,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