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终于迎来春天,为什么我们迎来创业春天

奥比中光创始人兼CEO黄元昊做客“追梦人——我与特区40年分享会”,讲述特区故事和未来目标。

在和大洋泄金河,当大海变成沙丘,世界就像一盘棋,勇者站在最前线。

在深圳欧比众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比众光”)创始人兼CEO黄元昊名为“东土大唐”的办公室里,这幅挂在墙上的字画苍劲有力。他和深圳经济特区同龄,有“学习霸权”的光环。博士毕业后,在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地的研究所工作,学习光学。

他献身于学校十年了。2013年,在人工智能领域黄金发展期前夕,他带领一批志同道合的科研人员在深圳创业“吃螃蟹”,成立了奥比中光,专攻3D传感技术。

历经八年风雨,从一次踏入险境到攀登高峰,奥比中光如今已是一家拥有强大R&D团队的创新型企业,也是国际领先的3D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全球2000多家客户。

近日,黄元昊荣获“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创新企业家、先进典型人物”称号。“我们要加倍努力,继续用技术突破和创新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在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主办的“追梦人——我与特区40年分享会”上做客时,黄元昊讲述了自己对特区的故事和未来的目标。

“西游”十年

深圳扎根沃土,浇灌创业梦想。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3D感知技术是你的重点领域,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黄元昊:通过3D传感技术,我们可以完整地描述一个空间的几何结构。用户可以360度观察,甚至知道模型中凳子的大小、茶几的长宽等信息。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用手机扫描人的脸和身体。不难想象,未来世界上的一切都将成为3D数字世界。

这样的世界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比如未来叫出租车,可能是机器人出租车,可以3D感知整个世界,定位精确到几厘米,比人开车还安全。骑手如何让它开门或付款?无人出租车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我们的身份,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材自动调整座位位置,以确保舒适性。当我们成功到达目的地时,系统会自动从关联的银行账户中扣款。可以预见,在未来,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真正的智能社会。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你“西游”10年,在很多世界知名的科研机构工作。为什么后来选择走上创业之路?

黄元昊:2002年到2013年,我在国外待了10年半。无论是攻读硕士、博士,还是做博士后研究,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把我的技术变成普通大众买得起的产品,而不是只发表几篇论文,得到一些关注就会满足。

可以说,这个想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骨子里。我想看到我的创新技术能够被广泛应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直接改变世界。比如现在很多手机都通过我们的技术实现了刷脸支付等功能,一想到这个就觉得无比自豪。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你为什么在深圳创业?

黄元浩:首先,我们做的是技术,不是产品,不是品牌。我们的技术将出售给产品和品牌,以及生产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和其他设备的公司。深圳是智能硬件之都,我的客户都在这里。所以选择来深圳创业,方便为客户“贴身服务”,一起探讨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深圳是离客户最近的地方,对产品和行业了解最深,对我们的发展最有利。

其次,深圳整个产业链设备齐全,产品种类丰富,应有尽有,产品发展日新月异。在华强北,几天就能完工,但在加州和硅谷,需要一两个星期。

px;">此外,深圳市政府是一个服务型政府,效率高、以人为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最后,也是我一个明显的感受,在深圳打拼的人与其他城市的人气质不一样,非常有激情,敢闯、敢打、敢拼,这种人最适合创业。


志取“真经”


“让所有终端都能看懂世界”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在奥比中光创业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2014年到2015年底将近两年的时间里,由于研发投入大,收入少,公司险些“断粮”,那时候有没有担心失败?


黄源浩:那时压力特别大,因为要做好3D传感器,一定要做自己的芯片,但做芯片很“烧钱”。我们2014年开始做芯片,2015年第一颗芯片流片(尝试以流水线作业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制造出来的芯片)成功,当时几百万的投入对我们来说不堪重负,账上的钱就只能发出不到三个月的工资,压力非常大。


老实说,我当时甚至不敢让员工知道,只能自己面对这样的困难。一直到2018年左右,公司发展步入正轨,在内部聊天时我才将这件事情说了出来。当时我认为这应该是自己去扛的事,不需要给员工过多的压力,让员工来分担。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您办公室的名字叫“东土大唐”,有什么特殊内涵?您给自己设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黄源浩:处在一个新兴行业,创业的过程就有如“西天取经”,困难重重,可以说,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有可能取得“真经”。而东土大唐正是西天取经的起点,我借以明志,表达自己“取回真经”的决心。


谈到最终目标,说得文绉绉一点,便是让所有终端都能看懂世界,人的眼睛具备立体的感知能力,可以感知大概的距离,比如我离您是两米到三米,但目前不少采用2D摄像头的智能硬件是感知不了距离的。我想要做到的,就是让所有的智能硬件都拥有比人类更强大的视觉能力,能精准测量出实际距离,比如我离您就是3.01米,非常精准。


建言深圳


持续擦亮智能硬件之都品牌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您去过全球这么多国家,也跑过我们国内很多城市,您觉得深圳特区“特”在哪里?


黄源浩:这个城市“特”就特在,它是一个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深圳的发展速度很快,仅用40年的时间,便从一个边陲小镇变成一座国际大都市。一些国外的朋友来到深圳,尽管去过不少地方,他们还是会惊讶于深圳如今的发展面貌。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接下来,深圳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培育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黄源浩:深圳应当进一步把信用体系搭建起来,不断健全企业的信用体系、个人的信用体系。大部分企业家都很想干成一番事业,他们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干事创业,要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大家说话要算数,同时也要培养企业家精神,真正让我们的市场充满活力。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在您看来,“深圳精神”是什么?您对深圳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建议?


黄源浩:“深圳精神”最大的特质是“拓荒牛精神”,这是一股奋进不竭的动力。在深圳,大部分人都有一种敢闯、敢干、敢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此外,深圳还有一种精神就是实事求是。至少在我所处的行业内,我们的供应商、客户,包括政府有关部门,都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建议,我认为深圳作为智能硬件之都,应当继续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无人驾驶以及服务类智能机器人四大行业,包括无人机产业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如何做好种类繁多的智能硬件?这是深圳一定要想办法攻克的问题。


除了发展智能硬件,其配套的技术,包括视觉感知、AI芯片、智能算法行业的解决方案等,也需要企业积极与政府共建,一起完成核心底层共性平台的开发。随后,各个智能硬件的龙头企业,便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去开发自身的产品。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在过去的40年里,深圳成功创造了全球的一个奇迹——深圳速度。我相信,未来深圳一定会创造更大的奇迹。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