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百姓网免费发布信息 免费信息发布平台

众信。9月2日,海口。标题:“种草专家”刘国道:人们说“好”是对科研工作者的最高评价。

记者黄易

“老百姓都说是对科研工作者的最高评价。”近日,热带牧草专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在接受Zhongxin.com采访时表示。

他走遍了69个热带国家,发现了6个中国特有莎草科新种,发表了100多篇重要论文,编辑出版了28部专著,使国内外热带地区的农民受益匪浅.刘国道40年的研究成果丰硕。

1981年,18岁的刘国道从云南考入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开始了他与热带牧草研究的不解之缘。毕业后继续扎根海南,深入农村和热带雨林采集热带牧草种质资源,全面梳理海南牧草植物,曾创下连续38天田间作业记录。

2007年,刘国道在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对采集的植物进行了鉴定。图片由热科学研究院提供

回忆那段时间,给刘国道印象最深的是五指山的蚂蟥。“五指山有个山谷,没人敢站一分钟。站一分钟可能满脑子都是蚂蟥。”有一次,因为河水上涨,出山的路被切断了,于是刘国道和同事们在山洞里过夜。此外,李同胞在山里打猎使用的“拉线粉枪”和“山猪夹”也是对科研人员的潜在威胁,不小心可能会受伤。

刘国岛的足迹不仅限于琼岛,还遍布中国南方10个省市地区(包括西藏的梅多格、波密、察隅)和东南亚、非洲、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南太平洋国家的69个热带国家。

刘国道告诉记者,科学考官在西藏等山区行走时,要小心山体滑坡和滚石。在非洲,不仅有可怕的狮子和毒蛇,还有疟疾等疾病。在一些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应该警惕武装袭击.有一次,在三沙调查时,他和同事所在的船被海浪掀翻,队员们在海面上漂浮了40多分钟,但幸运的是,他们被救援船救了出来。同一天,他认识的两位农业科研人员在西藏遭遇车祸,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科学研究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危险。

刘国道和他的研究团队持之以恒、勤勤恳恳,共收集热带牧草种质资源15320份、标本8000余份,搭建了热带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平台,使我国热带牧草种质资源保存量位居世界第三。在国际上命名并发表了6个中国特有的新种;国家选育的牧草新品种31个,新品种权2个。新品种的推广促进了我国南方草业的发展。

刘国道的研究成果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主持云南、广西、贵州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立了“上山带果-覆草-覆藤-覆石-放牧带畜-还田还肥”的综合治理模式和“林(果)-草-畜复合生产模式”,使昔日的石漠化荒山披上了“绿地毯”,当地农民增收2-3倍。

在东南亚,他提出了以“以草为作物”和小规模设施养殖相结合的小农畜牧业发展模式,并通过殷宝莹四号王草的推广付诸实践。在非洲,他大力推广木薯新品种新技术,助力木薯全产业链升级。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建议引进豆科牧草,改善放牧草地,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为当地减贫和中国农业“走出去”做出了贡献。

当被问及如何评价自己的事业成就时,刘国道谈到了一段难忘的往事。有一次,团队种植的实验产品被农民偷走了,这让他很苦恼。一位外国专家指出:“人应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