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编辑:徐无鬼
记得中学时读过日本作家李良平的《一碗阳春面》。从此对阳春面有了很好的印象,因为里面有家庭的团结和奋斗。后来我又多尝了一口阳春面,发现阳春面不仅仅是简单的面食,里面所含的汁液其实是上海风味。
image handler/560648 e9-80 DC-48 B2-ba77-f 590 b 5359840 '/
吃面条
《梅玺阁菜话》年,美食作家邵万树给《阳春面》写道:“不仅用的是汤汁,还有各种物件的精华,有清香,有醇香的清新,有上海的精华,有百余年的特殊开埠,有矜持的乡愁,有自赏的孤独。”看完之后,味道不知不觉就出乎意料了。细碎的葱花和鲜骨汤是阳春面的魅力所在。细长如丝的面条似乎包裹着上海开埠以来许多平民生活的简单照片和缩影。在热腾腾的清雅汤中,许多往事都在其中。杨春眠,延伸了很多上海人的记忆,是刻在骨子里的秘密记忆,以至于在老上海离开上海多年后,你还要吃一大碗杨春眠才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腌萝卜辣椒酱
如今的阳春面,大部分都是搭配浇头,也是花样百出,从低档的酱菜、萝卜辣酱到中档的烧烤、熏鱼酱牛排,还有高档的黄鱼、蟹黄,可谓独断专行;香菇、虾皮、紫菜也溜进了阳春面,香味十足,让面条的口感更好,让人难忘。虽然面条含有配料,但味道鲜美,香味浓郁。一旦吃了,面条就是面条,蔬菜就是蔬菜。我觉得两者没有界限。
在上海期间,我喜欢简单爽口的素面,有肉有菜,充满了鼻腔和口腔的香味,让人浮想联翩;丝白面,在心中简单地增添一缕美食情怀。